城市职能转型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u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发展的外在体现即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变,其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本质上是出自于城市空间结构形式不断适应变化着的城市职能的需求,所以城市职能的转型相应会带来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变化,而且职能和空间结构二者之间的适应程度影响着城市的发展速度.该文以徐州市为例,从历史的角度对徐州的城市职能和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徐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从诞生到现在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受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影响,城市职能实现了多次转型,同时城市的空间结构也不断地随之调整,从而实现城市职能和空间结构的相互适应,促进了城市的持续发展.该文首先从城市职能的转变入手,分析了徐州历次城市职能的转变历程.徐州从早期的以政治军事职能为主的城市职能开始,到改革开放前向以能源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的蜕变,再到二十世纪末又发展成为一个功能复杂、职能较为完善的综合型工业、交通和商贸城市.当前又以产业多样化、现代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加快城市职能的有序推进,在地域中稳固并提高了城市地位.伴随城市职能的转变,徐州的城市空间结构在每个职能阶段都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形态和结构特征.通过对空间结构形成的内在机制分析发现城市职能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职能的适应能力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当前在新的发展环境背景下,徐州的城市职能再次出现了转变.中心城市职能成为徐州当前及今后发展的趋势.为适应徐州新的城市职能需求,积极加快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成为实现徐州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满足徐州城市职能的需求并根据徐州城市发展的优势所在,最后该文针对徐州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其空间结构相应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森林,覆盖了地球陆地表面积的27%,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而杉木作为我国南部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更是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于一
景观格局是景观形状、大小以及数量等各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是在自然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结果。景观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景观格局变化
在测量数据的获取中经常存在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区别于普通的误差,通常没有固定的数值,也无法确定其统计信息。传统基于“不确定性即随机性”假设的平差方法不仅不能更好的估
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也是决定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动因之一。因此研究人力资本的区域差异及其形成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它可以为促进地区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根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川目录数据库的资料,利用物质平衡与冰川系统理论,统计分析了青藏高原内陆水系各冰川系统的规模结构、高度结构。计算出各冰川系统的
植被水又称植被含水,指的是植被体内部含有的游离态或化合态的水。对于植被体本身而言,水是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对植被体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植被水的研究,可以直接反映出植被体的生长状况。除此之外,植被水研究对于火灾(森林火或草原火),旱灾以及生态安全监测等方面也有着重大意义。对植被水的监测就是始于对森林、草原火险评估的需要。 随着卫星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遥感机理研究的逐步深
  在科学技术取得长足发展的今天,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模拟和再现地理环境已经成为可能。地形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社会人文要素的布局以及
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本文以东北区的工业经济分布格局研究为例,依托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数据挖掘的角度,对东北区工业分布进行一次定量的、实证性的研究.在研究方
该论文首先详细分析广州北京路、上下九两大传统商业区与老城区游憩空间在历史、区域、内部等方面的整合背景,阐明两者整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然后在借鉴国内外商业区的整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