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β-内酰胺酶类编码基因和药敏性检测参考菌株的研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2122111121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沙门氏菌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极大威胁。长期以来,大量学者以及政府部门对食源性沙门氏菌的药敏性、耐药菌株携带的编码基因做了广泛的调查和监测,然而仍缺乏在耐药基因检测中用作参比的标准样品。为了更好、更快、更精准地了解介导食源性致病菌携带的耐药基因和相关耐药机制,检测过程标准菌株的使用非常必要。本研究将筛选出耐药程度高、耐药基因遗传稳定的沙门氏菌,进而使用这些菌株制备适于携带β-内酰胺酶类编码基因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用参考菌株。开展此类菌株标准样品的研制工作,可实现自主知识产权菌株标准样品在食品耐药微生物标准样品领域的广泛应用,解决国家相关检测中使用参考菌株被国外菌株长期占据的“卡脖子”问题,节省食品中耐药微生物标准样品外汇支出。研究通过革兰氏染色、16S rDNA序列测定、VITEK全自动生化检测系统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er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蛋白质鉴定4种方法对备选菌株进行鉴定,并在国家相关机构备案,申报研制国家标准物质。使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参考菌株样品,将制备好的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同时分别存放于37℃ 13 d、4℃ 90 d、-80℃ 360 d监测样品的贮存稳定性、耐药基因及耐药表型的遗传稳定性。选取6家检测人员、试剂、设备、环境、量值溯源等均满足检验能力需求的实验室对制备的部分参考菌株进行联合定值。研究取得的结果如下:1.菌株鉴定、在中国医学细菌保藏中心申报备案和参考菌株研制。基于革兰氏染色、16S rDNA序列测定、VITEK和MALDI-TOF-MS,完成从实验室前期分离的菌株中挑选出具有不同耐药表型和耐药水平的118株沙门氏菌的鉴定,筛选出携带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编码基因菌株3株(即:1株同时携带blaCTX-M-55和blaTEM-1、1株携带blaCTX-M-3、1株同时携带blaTEM-1、blaOXA-1和blaCTX-M-15),高度耐药表型菌株5株。118株沙门氏菌均获得中国医学细菌保藏中心CMCC保藏号,经过遗传稳定性试验后,目标基因及耐药性均可稳定遗传;最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8株菌提交国家标准委员会申报参考菌株研制立项。2.8株菌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得到参考菌株各500瓶。借助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的大型冷冻干燥设备,完成8株参考菌株的制备。制备好的参考菌株使用西林瓶真空包装。3.对8株备选参考菌株携带的特定耐药基因的遗传稳定性、参考菌株的均匀性及贮存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存放于37℃ 13 d后活菌数在104 CFU/瓶上下浮动、4℃ 90 d后活菌数保持在106 CFU/瓶左右、-80℃ 360 d后活菌数保持在3×106 CFU/瓶左右,且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在保存过程可稳定遗传,均匀性良好,可作为耐药检测用阳性菌株。4.联合定值反馈结果均与预期结合吻合,研制得到的参考菌株符合参考菌株要求。
其他文献
以12个杨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84K、I-101、107、A23、A39、A50、A54、La、Pa、Qg、Ta和Ti),测定各个杨树无性系苗木的各项生理指标:基于叶片解剖结构对12个杨树无性系进行抗旱能力评价;对12个杨树无性系感染黑斑病和叶枯病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分析比较各个无性系的感病率、感病指数和相对感病指数来评价无性系的抗黑斑病和叶枯病的能力;对12个杨树无性系的水培条进行接种试验,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人类现实生活、科技应用、军事、国防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现阶段,目标跟踪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大量优秀的跟踪算法,以应对现实中遮挡、光照变化、目标形变和旋转、尺度变化、背景干扰等复杂场景的迫切需求。其中基于相关滤波的目标跟踪算法在精度和效率方面效果显著,但是由于现实中多种复杂场景的影响,仍面临较多挑战。本文为提高相关滤波算法在复杂场景下的跟踪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性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颠覆性核心技术。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广泛应用于金融服务、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文化娱乐、社会公益、政府监管、溯源等领域,为构建智能社会提供了基础。然而现有区块链系统在交易查询方面性能较弱,通常需要遍历整个区块链数据,同时在查询语义方面也较为简单,只支持交易Hash、区块号、时间戳等相关条件查询,不能满足用户基础查询需求。
在农业机械中,磨损失效占机械零部件失效的70%以上,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提高农机关键零部件的耐磨性,研发高性能耐磨新材料及在零件表面应用耐磨涂层技术是两个重要解决途径。Sialon是一种典型的氮氧化物陶瓷,因其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与化学稳定性,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高温结构陶瓷之一。目前,合成Sialon技术要求高,多采用纯原料制备,成本高,难以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制约了其在工程中实际应用
黄果枸杞是枸杞的变种,含有多糖、多酚、甜菜碱等生物活性成分。其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和种类对枸杞生物活性,尤其是抗氧化活性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黄果枸杞酚类物质的研究主要为含量测定,而关于酚类组分分析、消化稳定性以及对肠道健康作用的研究尚未报道。因此,本研究选用四份不同品种的黄果枸杞,分别采用福林酚法、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总多酚、总黄酮和酚类组分含量,并评价了四份不同品种黄果枸杞
随着国家经济和工业的发展,作为炼钢的主要设备,电弧炉容量越来越大,特别是交流电弧炉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也愈加严重。当电弧发生短路或断路时,不仅会产生稳态电能质量问题,还会出现电压暂降等暂态电能质量现象。对于电弧炉电能质量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是电能质量问题依旧突出,如何建立适合暂态电压分析的精确的交流电弧炉模型以及如何对电弧炉电能质量进行改善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聚焦交流电弧炉暂态电能质量问题
传感器固有的采样频率限制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是决定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高分辨率有利于图像的进一步分析处理。图像超分辨率方法利用单幅或多幅低分辨率图像,为低分辨率图像恢复或重建合理的高频成分,突破传感器固有采样频率的限制,从而达到提升图像空间分辨率的目的。由于同一时间、同一场景的多幅低分辨率图像不易获取,因此单幅图像超分辨率方法更具有通用性。此外,现有的超分辨率方法大多假设模糊核已知,而实
材料表面浸润性在工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接触角作为浸润性的一种直观表征,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备受关注。但迄今为止,接触角的计算方法仍存在争议。复合材料能够实现材料性能的高效应用,其表面浸润性特征成为另一研究热点。本论文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系统性地研究对比了用于接触角测量的密度轮廓法(二维和三维模型)和液滴高度法,此外,研究了两种简单复合材料表面的浸润特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对分子动力学以及第一性
延展性表征了材料在拉伸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能力,是材料最重要的力学性能之一。石墨烯作为近年来最受关注的碳纳米材料之一,其力学性能受到广泛关注。现有研究表明,室温下单层石墨烯材料沿扶手椅和锯齿型手性方向拉伸的极限断裂应变分别为21%和14%。一旦应变超过断裂应变,石墨烯将以脆性断裂方式迅速失效。石墨烯较低的断裂应变、较差的延展性和剧烈的脆性破坏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为了改善石墨烯材料较差的延展性,
聚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无监督学习方法,它通过计算样本之间的相似度,能够将相似的样本划分到同一个簇,不相似的样本划分到不同的簇,在数据挖掘任务中具有简单、高效等优势。直觉模糊聚类算法作为一种模糊聚类算法的一种推广,能更清晰地描述客观世界中模糊信息,因而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但该算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初始隶属度矩阵对聚类结果影响较大、对噪声和孤立点较为敏感等。因此,本文对该算法的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