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受全球化的影响,职业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印度尼西亚的职业技术教育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较快,在亚太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印度尼西亚职业技术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论述印度尼西亚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实施途径,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旨在结合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为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提供裨益。第一章,对于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由殖民地利益所驱使的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包括了四个阶段: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时期,二十世纪之前荷兰和印度殖民时期,荷兰殖民时期和日本殖民时期。之后迎来了印度尼西亚的独立时期,在这一时期,印度尼西亚政府推出了六个五年计划来发展职业教育,印度尼西亚的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二章,总结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为了使通过正常教育或从学校辍学没有充足技能的青年人能顺利找到工作自食其力,印度尼西亚主要依靠政府培训中心实施的各种专业培训项目提高他们的能力,从而使其顺利找到工作自食其力或自我创业。通过国家资格委员会确定标准化政策和职业证书及能力标准,实施能力测验认证,控制印度尼西亚劳动力标准的实施及职业资格认证。第三章,为解决职业学校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印度尼西亚各级政府在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颁布的国家能力标准的基础上设计课程,能力标准是由行业、教育部门、商业联合会、人力资源部共同合作制定的,已经被相关团体所结接受。此外,高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还需要适应地方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全球化时代的需要和面临的问题以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导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印度尼西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给劳动力质量也提出了挑战。第四章,在职业技术教育未来发展过程中,注重基本能力和个人素质的提高,加强校企合作,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当地社区、企业密切联系,为学生就业开辟了一条稳固的渠道。印度尼西亚在加强校企合作,适度增加实习的课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改革和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重视职业教育立法,通过法律手段管理职业教育和确保办学体制和教育经费的多元化以及加强和改进职业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此外,实行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用政策的手段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对其资金投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育观念等方面,印度尼西亚政府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