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导师从湿热论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归纳中药内服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辨证用药规律,从而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思路。材料与方法:1.收集导师临床应用中药内服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有效病例,分析总结辨证思路与处方用药经验。2.应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检索词“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旋杆菌”、“Hp”、“胃炎”进行初级检索,检索期限为“2000年1月-2019年12月”,在此基础上,分别用“辨证论治”、“证型”、“中医药”进行二次检索,初检文献2407篇,经纳入、排除标准并删除重复文献,最终录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1篇,对以上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建立文献信息提取表,并对101篇文献所涉及的中药,分别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1.导师认为,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湿热性质的病理邪气,其致病的前提条件是正气不足,脾气虚衰,无力抗邪,经过正邪相争,最终正虚邪实,疾病绵延不愈。导师在治疗本病时将清热利湿作为治疗的核心,坚持辨病与辨证的结合以及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结合,兼顾扶正与祛邪,同时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抗复发治疗。2.根据文献资料,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共涉及22种中医证型,其中实证10种,占61.39%,所占比例最多;虚证6种,占21.78%;虚实夹杂证5种,占11.88%;寒热错杂证1种,占4.95%。其中以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弱证、脾虚湿热证、寒热错杂证、肝胃不和证为主,占所有证型的75.25%。本病病性主要为热、湿、气虚、气滞;病位主要在胃、脾、肝。3.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常用方剂频次最高为半夏泻心汤,其次是香砂六君子汤、黄连温胆汤、黄芪建中汤、连朴饮等。4.文献中中医药治疗涉及用药125味,共34小类,18大类。其中以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类居多。5.通过聚类分析得出4个聚类组,分析此聚类组,第1类适用于寒热错杂证患者,第2类适用于脾胃虚弱证患者,第3类适用于肝胃不和证患者,第4类适用于脾胃湿热证患者。6.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药对分别为:甘草-半夏、甘草-茯苓、甘草-党参、甘草-白术、黄连-蒲公英、黄连-黄芩、半夏-黄芩等。7.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得出4个组方原则:(1)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化湿药+清热药+补血药;(2)补气药+理气药+温里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化湿药+清热药+补血药;(3)理气药+消食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4)理气药+温里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结论:1.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湿热性质的病理邪气,脾胃虚弱为发病基础,治疗时要遵循清热利湿,健脾补虚的治疗大法,具体应用时多联合理气药、化湿药、化痰降气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等。2.从湿热论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经验总结与文献研究结果相互印证,说明从湿热论治的治疗大法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上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