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粗钢产量1996年突破1亿吨、2011年达到6.8亿吨。随着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对整个钢铁产业的授信规模不断增大,授信结构、业务开展方式也在持续发生变化。虽然国内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已有一些研究,但多集中于核心企业所处产业链前端的供应链条上的具体金融产品,对于产业链后端的金融研究相对欠缺。由于商业银行专门开办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的历史较短,对其风险管理的具体研究较少。本文结合供应链金融的基本理论和某商业银行近年钢铁金融业务开展的实践,对商业银行钢铁金融授信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研究。 第一章对商业银行钢铁金融的定义和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作了基本介绍。 钢铁金融业务是基于钢铁生产厂家、大型钢铁批发企业与下游经销商之间的供销关系,在其与商业银行、经销商及其它相关机构各方签订业务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对钢铁经销商所给予的授信业务。参与主体包括资金的需求主体:钢铁商品的供给方、购买方;融资的提供方、支付结算服务的提供方,即商业银行;支持型服务机构:物流监管企业(仓储企业)、保险公司、担保物权登记机构等。 近年钢铁金融业务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但总体看仍处在起步阶段,亟需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完善管理机制。作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一个具体产品分支,本文从探讨钢铁金融业务的实践出发,以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为依据,指出钢铁金融业务开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操作经验及有关案例,就解决钢铁金融业务风险管理问题提出了一些较为实用的方法和发展方向。 第二章描述了供应链金融的基本理论、钢铁金融业务的模式和一般流程,对供应链商品贸易中银行授信的自偿性进行了分析。 供应链金融中银行融资的风险防范主要表现在授信的自偿程度以及银行对融资进行结构化设计方面的技巧。钢铁金融业务中,银行主要分别侧重控制钢材物资、资金流动来实现授信的发放、收回,进而实现安全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其它业务模式主要依照核心厂商、经销商的差异性需求,对两种模式操作流程中的具体细节进行变动。 从国内银行的实践看,我国供应链金融研究重点位于产业链的后端,与国外比较,研究目的、出发点不同,致使银行授信的风险管理理念、措施存在差异。 第三章、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对钢铁金融业务授信风险控制的一般方法、技术和业务链各个节点的风险控制。 钢铁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理念在于交易背景的特定化、授信方式的系统化。基于此,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方法可概括为两类:一是信用捆绑(粘连)技术,二是风险屏蔽(隔离)技术。其中信用捆绑技术包括制度化的信用粘连和非制度化的信用捆绑;风险屏蔽(隔离)主要通过授信模式中物流、资金流控制将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有效地隔离和阻断,使银行实际面临的违约损失风险大幅降低。 第五章分析了我国钢铁金融业务电子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和功能要求。 钢铁金融业务电子化信息管理系统涉及业务链条中各参与主体、外部信用增级机构、价格信息服务商等多个利益主体。在流程上贯穿信息管理、额度管理、融资放款、贷后管理(赎放货管理、库存管理、质押物价值管理、预警管理等)、还款等多个环节,并需要与银行前台及对公信贷系统、票据和国际业务、后台信贷管理系统等专业信息系统进行批量或实时交换信息,满足线上中台、后台管理部门的需要,同时应利用其它系统节约资源。 同时由于操作环节显著增加、操作复杂程度提高,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建立钢铁金融集中管理操作的专业机构,来实现客户准入、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的控制。 第六章分析了商业银行钢铁金融业务授信风险管理中的突出难点问题。 从钢铁金融业务开展的实践、2008年以来产生的主要风险事件看,相关额度的核定、商贸企业核心厂商的选定、侧重控制资金流业务的法律瑕疵、物流监管企业租借场地进行监管等的风险问题比较突出。其中额度的核定涉及核心厂商网络总额度、经销商授信额度、物流监管企业监管额度的核定、经销商保证金比例的设定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思路。 第七章给出了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受时间和钢铁行业、银行同业整体信息来源的制约,对商业银行钢铁金融业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同时对部分已经显现的风险问题仅进行了一些简要的分析,提出的风险解决方案存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