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四村家庭之收入与消费再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exv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追溯李景汉先生的足迹,在“反思性继承”的基础上对挂甲屯、马连洼、黑山扈、东村等京郊四村进行再研究。我们看到京郊四村村民经济生活80年的变迁轨迹,80年间,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村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制度,从都市边缘的小乡村转变为“城中村”,并已经或即将消融在都市社区之中:四村的经济形态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到农业集体经济再到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转变;村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人变化。经济生活的变迁影响了村落社会结构、村民人际关系以及思想观念的变迁。 本文紧紧围绕收入与消费问题,以李景汉的研究作为新的起点,以时间为线索对四村农民经济生活80年的变迁脉络进行梳理,探查不同时期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特点,探究国家在农村实行的制度政策对农民经济生活的影响。最终,通过四村村民80年经济生活的变迁,透视中国乡村社会的变化,并对村落再研究进行反思。作为审视社会变迁的重要指标,对不同历史时期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特点的把握,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四村转制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本质。就此而言,我们的再研究就不仅仅是续写村庄的历史,更是在延续前辈学者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的学术生命!
其他文献
自杀即是心理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生活于社会中的个体,面临着家庭、环境、工作、学习等多重压力,有些个体会因为无法承受这些压力而选择自杀。一般而言,社会因素是导致个体自杀的
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社会的相互交往日益密切。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国家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正面的国家形象有助于一国获取国际信任,增进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