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山东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发生后,评价预防接种手机应用程序尽快平息该事件对于预防接种工作的影响、恢复家长对预防接种的信心的干预效果,为处理和控制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良影响提供合理化建议,并为进一步促进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本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在深圳市罗湖区和龙岗区75家预防接种门诊,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两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抽取1050名手机里安装并使用小豆苗APP家长纳入干预组,1050名未安装使用小豆苗APP家长纳入对照组。并分别在2016年4月1日~4月30日期间以及2016年8月15日~9月15日期间采取相同的问卷进行基线调查和终末调查,并通过深圳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获取调查对象相关疫苗的接种率资料。使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干预措施的干预效果。[结果](1)研究对象对山东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调查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家长终末调查较基线调查相比,对于涉及山东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两道知识题的正确回答率均有所上升(P均<0.05),但干预组正确回答率上升的更明显。双重差分法对干预措施在提高预防接种知识上的干预效果的结果显示,干预和时间的交互项系数为:β=-1.15、-1.65,OR=0.32、0.19,P均<0.05。(2)研究对象对于山东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的态度调查显示,在终末调查时,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疫苗安全性的态度均有所改善(P均<0.05),但干预组改善的更加明显。两组研究对象中存在接种犹豫的家长比例在终末调查时均有所下降(P均<0.05),但干预组下降幅度更大,下降了 45.54个百分点,对照组仅下降了 19.33个百分点。双重差分法对干预措施在改善预防接种态度上的干预效果的结果显示,干预和时间的交互项系数为:β=-1.50、-0.59、-1.74、0.58,OR=0.22、0.55、0.17、0.56,P均<0.05。(3)对于被调查儿童疫苗接种率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儿童在干预后所统计的第一类疫苗的接种率均在90%以上,且HepB3、PV3、DTaP2、DTaP3、MR1的接种率较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提高(P均<0.05);不仅如此,HepB3、PV3、DTaP3、MR1的及时接种率也在干预后得到了显著提高(P均<0.05);并且所选的第二类疫苗HIB和Rot的接种率在干预后均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P均<0.05)。而对照组儿童在干预后只有HepB3、PV2、DTaP3、MR1的接种率以及PV3和DTaP3的及时接种率有所提高(P均<0.05)。与此同时,对照组儿童第二类疫苗接种率在干预前后并无太大的变化(P均>0.05)。[结论]在山东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发生之后,预防接种手机APP能够提高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改善家长的预防接种态度,并且提升了儿童疫苗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