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的融资决策一直是财务学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企业的融资决策受到企业自身特征、公司治理、宏观经济、管理者行为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由LLSV开创的“法与金融”理论指出,法律制度以及产权保护等外部制度环境因素存在区域差异,这些差异对企业的融资决策具有显著影响,由此掀起制度环境对公司融资决策影响跨国比较研究的热潮。目前,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由于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等因素的不同,一国之内各区域制度环境发展不平衡现象存在,导致不同地区企业融资时面临的外部环境存在差异。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研究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三章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第四章验证了制度环境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选择;第五章探讨了制度环境各因素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第六章检验了制度环境各因素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第七章是全文的研究结论和展望。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制度环境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多元回归模型,证实了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的上市公司具有较短的债务期限水平,发现制度环境各因素对债务期限水平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针对债务期限结构问题,构建了制度环境影响债务期限水平的可检验假设,选取政府干预水平、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以及法治水平作为制度环境的代理变量,运用最小二乘法(OLS)证实了政府干预程度较低、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以及法治水平较好地区的上市公司具有较短的债务期限水平;基于地区差异的视角分组检验发现: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制度环境对我国东部地区的上市公司债务期限水平的影响程度更为明显。研究认为,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存在异质性。(2)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证实了制度环境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发现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较快的地区呈“带状”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针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动态调整问题,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发现我国不同地区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不仅受到公司特征、公司治理、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受制度环境的影响;采用我国各省(市)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以及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存在区域差异;调整速度较快的地区呈“带状”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研究在资本结构跨国比较分析范式的基础上,发现即使在一国之内,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仍受制度环境影响而存在地区差异。(3)利用Ordered-probit模型,证实了制度环境对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融资顺序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上市公司优先使用内源融资,而中西部地区上市公司优先使用短期借款。针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问题,利用Ordered-probit模型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面临的制度环境越好,其选择内源融资的可能性越高;分组检验发现,在我国东部地区,制度环境影响公司融资方式选择,融资方式遵循内部融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债券融资、增发新股和配股;而中西部地区融资顺序为短期借款、内部融资、长期借款、增发新股、债券融资以及配股,融资顺序并未受到制度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认为,地区的制度环境差异是解释融资顺序异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