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创新源泉。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涉及到农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许多方面。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回顾了国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得出国外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对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发展模式、运行机制等作了归纳与总结。本文以增长极理论、三元参与理论、大学职能理论、孵化器理论、创新系统理论等为指导,分析了涉农研究型大学科技园现状、功能与发展模式,针对目前涉农大学科技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运行的对策;并以处于建设发展初期的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为实证探讨的对象,提出了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框架、发展模式与运作机制构想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认为大学科技园是科技园区中的一种主要类型,虽然世界上的科技园区种类繁多,且称法各异,但那些比较成功的科技园大多数都是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为依托创办的。2、涉农研究型大学科技园要始终坚持以“农”立园,要坚持“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以高科技为手段,以社会服务功能和公益性特征为核心,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结合区域特色,推动地方农业科技发展,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动机”、“播种机”,从而取得社会的认同以及各级政府的政策和项目支持,为科技园不断注入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3、涉农研究型大学科技园在其发展过程中,需结合我国当前“三农”现状与大学的实际情况,加强农业关键技术研发,强化技术集成应用、技术转化和推广、综合示范、高科技企业孵化等功能的发挥,强调研究型大学对产业的引领功能。本文以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为实证分析对象,对科技园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框架及发展对策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作者的观点。4、发展模式的选择关乎科技园建设的成败,而园区运行机制的选择则是园区是否得以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作者提出,涉农研究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选择以学校为主体、政府积极支持的“一校一园”发展模式,以及运用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运作机制,将能进一步加大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促进大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