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是通过临床观察降脂消斑通脉方(自拟方)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主要是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和血脂水平的改变。通过观察降脂消斑通脉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来评价其有效性。为中医药在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领域,以及在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二级预防方面提供临床研究依据。方法:入选对象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门诊及体检人群符合纳入标准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瑞舒伐他汀钙片+降脂消斑通脉方组(n=40);对照组为瑞舒伐他汀钙片组(n=40),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基础口服药物治疗,即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每日1次,晚8时口服。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降脂消斑通脉方(研末)5g,2次/日早晚饭后温水冲服。经过半年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IMT、血脂水平的改变,两组进行对比并作统计分析。结果: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治疗组颈动脉IMT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为:2.73±0.33mm,1.58±0.20mm;对照组颈动脉IMT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为2.76±0.42mm,2.28±0.34mm。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颈动脉IMT在治疗前进行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颈动脉IMT在治疗后进行组间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颈动脉IMT在治疗后进行组内对比,两组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血脂水平:两组血脂水平在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血脂水平两组组内对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对比,总胆固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指标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降脂消斑通脉方可以有效地改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2降脂消斑通脉方具有良好的调脂效果,能明显降低TG、LDL,同时升高HDL;3他汀类药物联合降脂消斑通脉方在改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脂水平方面优于单纯应用他汀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