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沿海发达地区资本的积累不断增加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大量的民间富余资本从沿海发达地区流向内陆欠发达地区,众多的制造产业也开始大规模地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在这一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为了总结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并进一步探索工业园区发展的内在规律,本文基于对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内涵的分析,探讨了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机理,并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对于欠发达地区走新型化工业道路实现区域经济振兴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从分析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特征入手,基于区位、成本、政府作用、外部辐射及制度文化因素等多个角度,把促进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发展动力概括为先天条件的原动力、地方政府的主导驱动力、企业与企业家的直接作用力、发达地区的辐射作用力、制度与文化作用力、学习与创新作用力及园区的自增长力七个方面。并指出,园区的发展是在上述多个因子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在不同发展阶段,推动园区发展的主导力量并不相同。 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本文认为在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强势的地方政府是促使园区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核心因素,政府不仅是规划主体、初期投资主体、招商主体,也是经营主体。然而由于认识误区和体制缺陷,地方政府也是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作为园区规划主体,一些政府盲目在园区规模上求“大”,数目上求“多”;作为招商引资主体,由于官员任期限制,为了突出政绩,往往倾向于一些“短、平、快”项目;作为园区经营主体,过分专注企业的数目与规模,不注重加强企业间的联系,忽视集群效应的发挥。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园区持续发展动力形成,并对地方经济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在下一阶段的工业园区建设中,一方面需要加强政策法规对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规范;另一方面还有必要以省区为单位,对全省范围内的园区进行统一规划和整合,以产业联系作为招商引资的首要衡量标准,以构建产业集群系统为目标,避免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随着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地方政府对园区的作用必将越来越弱并最终退出园区经营的舞台,市场作用力和学习与创新能力将担当起越来越重要角色。而地方政府在工业园区建设中的角色转换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营造园区持续发展的自增长力。最后,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措施,总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培育地方产业集群,加强集群网络各结点间的交流,加速外来企业的本地化过程,提升外来企业的根植性;二是营造地方创新网络和构造促进企业家成长的良好土壤;三是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大力建设生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