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水貂胴体及内脏组织四种病原菌调查、分离鉴定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y2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貂是重要的毛皮用经济动物,目前以人工养殖为主。我国水貂养殖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山东省的养殖量占全国70%以上。伴随取皮后而产生的大量水貂胴体及其内脏引起了国内广泛关注,它们作为副产品的开发较少。由于国内外对水貂胴体成分尚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加工技术,水貂胴体利用或处理十分混乱,它们有被养殖户直接加工于饲料中用于其它毛皮动物的喂养,也有被加工成“野味食品”,也有被深埋或丢弃处理的,这给生态环境以及毛皮动物养殖带来了相当大的生物安全隐患。本研究旨在对取皮后水貂胴体及内脏组织中主要病原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开展调查研究,为水貂胴体及内脏组织生物安全评估和科学利用提供依据。首先根据大肠杆菌的phoA基因、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肺炎克雷伯氏菌khe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四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和退火温度,建立检测四种病原的多重PCR方法,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收集山东省水貂主产区诸城、文登、聊城、日照、海阳等地区水貂胴体及内脏样品,对其四种病原菌开展检测;对阳性样品中病原菌进行常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结果显示,所研制的多重PCR方法能扩增出四种病原菌的核酸片段大小分别为:622?bp(大肠杆菌)、801?bp(沙门氏菌)、303?bp(肺炎克雷伯氏菌)和464?bp(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貂源魏氏梭菌、绿脓杆菌和链球菌等无特异性扩增;该方法对相应四种病原菌的灵敏度分别为1.0?pg/μL、10.0 pg/μL、10.0?pg/μL和1.0 pg/μL,且结果稳定、重复性较好。用该方法对收集的268份水貂胴体及内脏组织检测发现,四种致病菌的阳性检出率为37.69%(101/268),其中大肠杆菌的检出率为33.96%(91/268),肺炎克雷伯氏菌为2.61%(7/268),沙门氏菌为0.75%(2/268),金黄色葡萄球菌为0.37%(1/268),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杆菌双重感染为2.61%(7/268)。阳性样品中分离鉴定出83株大肠杆菌,2株沙门氏菌,7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上结果表明,成功建立能够特异检测貂源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四重PCR方法;四种病原菌在取皮后水貂胴体及内脏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其中大肠杆菌感染率最高。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卫星的研制呈现井喷式发展,不但运行卫星的数量大幅增长、卫星的系列、型号也不断丰富,这就为卫星的数据管理和卫星数据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原有的卫星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技术一方面难以满足未来卫星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现有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升级改造。比如在轨卫星的遥测数据无法快速重现,在轨卫星的遥测数据分析仅仅是简单的阈值判断,没有充分
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微波在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微波加热、微波通信等。而微波电源是微波技术中的关键部分,实现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磁控管电源是微波电源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早期的磁控管电源采用工频放大,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占用了很大的体积。如何提高磁控管电源的性能,并使其小型化就成为了一项很重要的课题。本文基于开关电源、移相控制、倍压整流等技术,研制一种小型化的大功率的磁控管电源
可扩展标识语言以其合理的数据组织结构和可扩展的特性,成为各种复杂数据,特别是半结构化数据表示和处理的良好工具.基于一则医学文档管理的实例,详细介绍了使用XML表示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