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中,语用充实是以语境为基础,对各种信息“断点”或空缺进行补充,尽可能减少听话人/读者所付出的推理努力,使听话人/读者找到了说话人/作者话语同语境假设之间的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以达到交际成功。语用充实的概念来自于词汇语用学,这是词汇意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如何对词语或结构的语义信息和其在使用中语境信息之间的信息差进行以语境为依托的语用充实。词汇语用学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理论途径:基于会话含意机制和基于关联理论。本论文采用的是从关联理论出发看语用充实。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翻译是一种对源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ostensive-inferential)过程,译者根据交际者的意图和受体的期待进行取舍,从而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对相关信息(特别是非明示信息)的认知共现,获得最佳关联。关联性的强弱由语境效果和推理努力来判断:语境效果越好,关联性越强;推理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本文通过对大量中外立法文本及其译本研究,分析法律术语翻译中为实现最佳关联存在的难点,包括术语不一致,法律体制不一致,以及常用词在法律语境下表达的特殊意义等。在提出这些问题后再分析如何通过语用充实的过程克服以上困难,实现最佳关联,其中包括对多义词的语用收缩,对强概括性词语的语用充实,对不同语言层面表达形式的语用充实,以及对不同法律体制表现形式的语用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