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达位抗体TSP-2对非特异性炎症的影响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6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本质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和一系列细胞因子参与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症状是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引起的哮喘和呼吸困难,最显著的特点是免疫异常。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性是过敏性哮喘的特征。哺乳动物Toll样受体是果蝇Toil的同系物,它们构成了一个新的蛋白质家族,参与天然免疫的介导和获得性免疫的激活。Toll样受体2(TLR2)作为脊椎动物蛋白TLR家族的一员,在过敏性哮喘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树突状细胞(DC)是强有力的抗原提呈细胞(AP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过敏性哮喘发病,它能激活初始T细胞(naive Tcells),调节Th1/Th2反应,参与免疫应答。DC作为主要的APC,细胞表面有多种TLRs表达,其中包括TLR2,DC是公认的连接天然免疫与调节性免疫的桥梁,未成熟的DC不具备抗原递呈功能,DC成熟的标志性特征是能分泌产生IL-12和TNF-α。研究发现包括TLR2配体在内的很多信号能与未成熟的DC结合,促使它成熟活化,但这些信号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成熟活化的。DC(多数为类浆DC)能促使初始T细胞(T0细胞)的极化分化,正常情况下DC初步活化时能产生低剂量的IL-12,促使T0细胞向Th2型细胞分化,然而当成熟的DC持续活化产生大量的IL-12和TNF-α时,就会抑制Th2型免疫反应,驱动T0细胞向Th1型细胞分化,产生IFN-γ,完成由天然免疫向调节性免疫的过渡。有研究报道,TLR2活化能诱导DC分泌IL-10,其机制是依赖MEK激酶ERK信号通路,并发现TLR2的配体zymosan无论在体内或体外均能诱导DC分泌大量的IL-10。也有实验报道体外培养的骨髓来源DC和单核细胞能被TLR2配体激发产生钙的外流,且信号能在邻近细胞中传播约100μm。在鼠的过敏性哮喘模型实验研究中,发现DC能捕获并递呈抗原导致T细胞的耐受。与此呼应的是,最近有实验发现,在OVA诱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中,DC细胞TLR2的表达和宿主防御因子IL-6的产生被抑制,造成肺部的持续炎症感染和气道重建,这种现象在用大剂量的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3刺激体外培养的肺部未成熟DC和骨髓来源DC实验中得到验证。   小鼠和人的TLR2都是果蝇TLR2的同源蛋白,两者在氨基酸水平上有83%的同源性,在分布和生物学活性方面有诸多相似,而且小鼠树突状细胞能够表达TLR2,因此小鼠是研究TLR2结构、功能及其抗体的作用的良好模型。已有的研究表明抗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位抗体TSP-2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抗炎,抗过敏性休克,调节免疫等作用。本研究对抗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位抗体TSP-2在体内对小鼠过敏性哮喘和脓毒症以及在体外对小鼠树突状细胞系DC2.4的成熟活化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观察了抗体TSP-2对OVA诱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和CLP诱导的小鼠脓毒症中炎性细胞渗出和细胞因子等变化的影响。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   一.抗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位抗体TSP-2对小鼠过敏性哮喘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我们根据以前的研究结果,通过公司制备了纯化的mTLR2胞外段单表位抗体TSP-2。   为了观察在体外抗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位抗体TSP-2对小鼠树突状细胞系DC2.4的成熟活化的影响。首先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证实小鼠DC2.4细胞的细胞膜上的TLR2能够与抗体TSP-2结合,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抗体TSP-2能够促进DC2.4细胞表达TLR2。为了观察在体内抗体TSP-2对OVA诱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的作用,首先把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抗体TSP-2治疗组,抗体TSP-2预防组,正常兔IgG治疗组和预防组。除正常对照组,其它各组小鼠分别于第0、14日以OVA联合Al(OH)3凝胶混合液腹腔注射致敏,第21天始每天给予雾化1%OVA溶液作激发,每次30分钟,连续3天。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抗体TSP-2治疗组、正常兔IgG治疗组在每次激发后2小时分别注射PBS、抗体TSP-2以及正常兔IgG,抗体TSP-2预防组和正常兔IgG预防组每次激发前2小时分别尾静脉注射抗体TSP-2以及正常兔IgG。通过体积描记仪检测气道高反应性,病理切片观察炎症浸润,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因子INF-γ、IL-4、IL—12和IL-13。实验结果表明抗体TSP-2能降低过敏性哮喘Balb/c小鼠气道对乙酰甲胆碱的反应性,明显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IL-4和IL-13的表达量,提高细胞因子INF-γ和IL-12的表达量,减轻过敏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的炎症反应,改善支气管结构的完整性。   二.抗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位抗体TSP-2对小鼠脓毒症影响的初步研究已知在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免疫功能紊乱是造成脓毒症治疗困难和高致死率的重要原因。胃肠道是主要的受累器官,树突状细胞作为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肠道广泛分布于肠粘膜固有层,通过多种途径摄取肠腔内的抗原,在防御病体侵袭的同时又避免病理性炎症产生。树突状细胞可以表达TR2,因此抗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位抗体TSP-2可能对脓毒症小鼠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部分实验参照Daniel Rittirsch报道的CLP法复制小鼠脓毒症模型:动物术前12h禁食,自由饮水。小鼠经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50mg/kg)麻醉后,固定、备皮、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沿腹正中线作-1.5~2cm长的切口,找到盲肠,小心分离,用7号丝线在其中部结扎,22号针穿通盲肠远端1/4肠壁,轻挤出少量肠内容物(约1mm),留置2mm皮瓣防止针孔闭合,还纳盲肠于腹腔,逐层缝合腹壁切口,术毕皮下注射生理盐水(30ml/kg)抗休克。12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假手术+生理盐水组(10ml/kg);CLP+生理盐水组(10ml/kg);CLP+兔IgG组(2.5mg/kg);CLP+TSP-2组(2.5mg/kg)。假手术组仅开腹翻动盲肠关腹,其余处理方法相同。根据分组情况,术后立即分别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正常兔IgG或抗体TSP-2。术后6、12、24h,小鼠处死,收集小肠组织(回肠)。实验结果发现模型组NF—κB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上升;TSP-2治疗组NF-κB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调;模型组各时间点。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TSP-2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TNF-α和IL-6 mRNA水平也低于模型组(P<0.05)。正常兔IgG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抗体TSP-2能抑制脓毒症小鼠肠道NF-κB的活化,并下调致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对脓毒血症引起的肠道炎症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并延缓脓毒血症的病情发展,但是其作用的具体机制仍在研究中。
其他文献
背景:具有七次跨膜结构的G蛋白耦联受体(GPCRs)能够感知细胞外的信号,激活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最终使细胞做出相应的反应。秀丽线虫中G蛋白耦联受体被认为在感知外界信号功能中
目前工业上生产乙二醇工艺主要采用传统的石油乙烯两步路线,即乙烯先在银催化剂上以氧气或者空气作为氧源生成环氧乙烷;环氧乙烷再经水合反应得到乙二醇,工艺条件比较复杂,能耗高。本文通过TS-1/H2O2这一绿色催化体系液相直接催化乙烯一步制得了乙二醇。首先通过对TS-1分子筛传统水热合成法的改进探索,发现延长晶化时间有助于钛硅分子筛相对结晶度的提高和非骨架钛向骨架钛的转变,过量钛源的加入会促进非骨架钛的
学位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多,环境污染和关键能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近年来光催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望为这两大难题的攻克提供有效途径。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