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技术标准早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建立和维持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从全球技术标准化发展的实践中可以发现,无论是标准的先发国家还是后发国家,标准化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不同程度的参与和支持,明确技术标准化的政府作用机理、构建科学有效的技术标准化政策体系,将有利于加快技术标准化进程。然而,目前关于技术标准化的理论研究尚不充分,亟需明晰技术标准化的政府作用机理,优化技术标准化的政策体系,并为技术标准化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工具。首先,根据技术标准化建立与实施特点,将技术标准化过程划分为标准形成、产业化、市场化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政府介入技术标准化活动的必要性。其次,凝练出包括科技规划与计划、市场干预、知识产权政策、国际性参与以及技术标准化服务在内的技术标准化的政府行为模式与政策;运用结构方程思想,构建技术标准化的政府作用机理理论分析假设框架并进行实证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对政府不同行为模式与政策对技术标准化绩效影响的差异进行分析。再次,对技术标准化的政策体系进行优化设计,明确技术标准化政策体系的实施要点,运用两阶段DEA评价法构建技术标准化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模型。最后,以黑龙江省新兴产业为实证对象,研究其技术标准化政策现状,在对其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本文揭示了技术标准化的政府作用机理并构建技术标准化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模型,为加快我国技术标准化进程、促进技术标准化革新、提高技术标准化管理水平和绩效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