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物,1999年《京都议定书》签定,明确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基本减排框架,表明了人类严格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巨大决心。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我国主动担负起减排的责任,承诺到2030年比200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60%-65%,还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将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筑、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十分巨大,我国每年由建筑业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40%左右,为了促进建筑业的碳减排,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所产生的直接成本外,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的设计规划、材料生产与加工、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废弃拆除各阶段中所产生的碳成本也应引起重视,因为这部分需要由企业直接付出的经济损失是企业实施碳减排的最大动力。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碳成本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因此,本文在综合了建筑LCA、建筑环境成本和碳成本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筑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碳排放进行分析和建模,利用我国的碳交易体系和碳税体系建立了建筑生命周期碳成本核算模型,并阐述了不同体系下碳成本的碳会计处理方法。本文还对一个实际的建筑案例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了不同体系下的建筑碳成本组成、意义和会计记录,对比了碳成本与LIME方法下的碳排放环境损害成本异同,以此验证建筑生命周期碳成本核算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文还讨论了建筑生命周期碳成本核算对建筑业的意义和影响,从企业成本控制,建筑业碳减排动力和碳减排政策选择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我国应综合碳交易与碳税体系,兼顾短期与远期效益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以后建筑碳成本的相关研究打下基础,提供一种核算建筑碳成本的方法;除此之外,建筑生命周期碳成本的核算还可以为未来为我国建筑业的碳减排政策,特别是即将实施的全国碳交易市场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