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具有极强的侵袭性、恶性程度高、容易产生耐药,治愈率及预后极差,是目前肿瘤领域研究的热点及难点。其发病机制、治疗及治疗抵抗均与磷脂酰肌醇 3-激酶/蛋白激酶 B/雷帕霉素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OR)信号通路息息相关。目前针对黑色素瘤的治疗方式仍以手术为主,但黑色素瘤早期即迅速转移,后期仍以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方式为主,以上治疗方式均存在副作用大、治疗抵抗、耐药率高、费用昂贵等缺点。因此,许多廉价、有效、副作用低且具有抗肿瘤效应的天然植物提取物逐渐走进了研究者们的视野。其中,白藜芦醇因具有对抗黑色素瘤、胃癌、肝癌、乳腺癌等肿瘤的作用成为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类天然植物抗毒素。研究证实白藜芦醇可通过介导PI3K/AKT/mTOR信号通路而对抗胃癌、肝癌、软骨肉瘤等肿瘤。白藜芦醇是否亦通过介导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从而对抗黑色素瘤?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报道。目的: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途径探讨白藜芦醇诱导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其应用于临床治疗黑色素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应用体外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培养技术,分别以浓度为 0 umol/L、25 umol/L、50 umol/L、100 umol/L 和 200 umol/L的白藜芦醇作用于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24小时后,采用CCK8法检测白藜芦醇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24小时的IC50值;光学显微镜观察白藜芦醇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藜芦醇对Annexin V/PI染色后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白藜芦醇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PI3K/AKT/mTOR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 PTEN、AKT、p-AKT、mTOR、p-mTOR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等的影响。结果:1.白藜芦醇(0 umol/L、25 umol/L、50 umol/L、100 umol/L和200 umol/L)作用于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24小时后,CCK8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24小时IC50值为:81.41μmol/L。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可见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增加,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悬浮细胞增加,折光性变差。应用Annexin V-FIT C/PI双标法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从(3.38±3.92)%逐渐增加至(62.94±4.67)%,且呈剂量依赖性。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增加,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升高、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下降,Bcl-2/Bax比值降低。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增加,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PTEN表达上调,p-AKT、p-mTOR表达下降,而AKT、mTOR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1.白藜芦醇可明显抑制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2.白藜芦醇可能通过介导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