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小学英语教学改革逐渐成为教育界广为探讨的话题。角色扮演法作为一种交际教学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传入了中国。2011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者小短剧。这说明“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通过笔者实习和兼职教学期间对小学英语课堂的观察发现,迫于升学压力,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都流于形式,沦为简单的角色朗读,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到底是如何认识角色扮演法、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法以及在运用角色扮演法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成为了笔者的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首先,收集并梳理文献后对角色扮演法进行概念界定,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价值、类型以及操作步骤。其次,设计调查问卷、编制访谈提纲、设计课堂观察量表,深入各个小学实施调研。最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教师对角色扮演法的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教师在实施方面主要存在教学设计的意识不足、忽视学情分析、教学准备不充分、教学过程不完善、运用水平低等问题。评价阶段的主要问题是评价主体单一,忽视学生的自主性;评价内容重视语言的运用,忽视情感态度的培养;评价方式单调,流于表面;评价标准较主观、随意等。最后,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学评价与反思的意识薄弱;教学评价与反思的频率少等问题。最后根据以上问题进一步分析原因。最后,在理论和实证的综合分析下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进建议,给热爱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提供一下帮助和启发。首先,在加深对角色扮演法的认识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角色扮演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其次,在优化对角色扮演法的设计方面,要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意识与能力,重视经验,关注学情;拓展课外资源,创编剧本;丰富教学准备,激发学习兴趣等等。再次,在提高教师运用角色扮演法的水平方面,教师要灵活运用角色扮演法的类型;重视对学生表演的指导;增强师生交流,师生共演等。最后,在增强对角色扮演法的评价方面,教师应该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增加学生的主体性;重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增强价值标准的科学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