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强政府服务公民的公共服务责任和职能,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以公民服务为中心,创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向公民提供均等化、透明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型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得政府公共服务产品、服务方式、服务形态都发生大量变化。因此,重庆市面向全市公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信息化技术促进政府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通过整合政府各公共服务部门资源,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部门间公共服务信息共享,创新公共服务方式,为重庆全市公民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终身式的公共信息服务,从而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重庆市城市公共服务信息消费,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本文以重庆市面向公民的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重庆市政府各个部门及公共服务机构进行发调研函、面谈及走访调查,对收集的面向公民的公共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及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梳理,得出如下分析结果:重庆市在面向公民的政务及公民服务体系建设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按照智慧重庆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重庆市公民服务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公民服务的政策法规缺乏、理论研究不够;公民服务体系不足、融合较弱;公民服务渠道众多、参差不齐;公民服务内容分散、通用庞杂;公民服务应用部门主导、条块建设;公民服务方式单一、服务被动;公民服务缺乏保障、服务难以持续发展。这些问题,阻碍了重庆市公民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为此,重庆市建设全市统一的公民服务体系势在必行。改善服务渠道众多、参差不齐的情况,优化服务内容分散、通用庞杂的效果,转变服务应用由政府各部门主导、条块化建设的现状,提升服务方式单一、被动服务的模式,减少公民获取公共服务时面临的办事难、跑腿多的实际情况,进而提升公民对公共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基于重庆市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发达国家的公民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与我国典型城市公民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分析,寻找重庆市公民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借鉴的模式及内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资源整合和服务融合;政府主导成立建设与运营推进小组、企业专业化运营;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为民办事服务渠道分开;形成覆盖全市的线上服务大厅等。同时,针对重庆市公民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总结,提出建设面向全市公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的七大措施建议,这七大措施建议包括:完善公民服务政策及理论、构建覆盖全市统一联动在线的“公民之家”、供给公民需求为核心的公共产品、建立多渠道的融合服务体验环境、建设统一的公民融合服务平台、创新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健全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按照上述措施建议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构建重庆市公民服务体系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本文通过对公民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梳理重庆现状问题,借鉴国内外公民服务体系建设经验,提出重庆公民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建议,为规划重庆市公民服务体系建设内容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同时,也促进了重庆市面向公民的公共服务业务和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促进信息消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同时,也希望该研究思路和措施建议、建设内容等对其它城市面向公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