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云南边缘山区传统轮歇农业发生了极大变化。本文以滇西腾冲、潞西、盈江三地为案例研究地,通过深入实际的野外调查,深刻分析了滇西边缘山区轮歇农业变化及动因,并对轮歇农业变化而来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评价。调查研究内容包括:(1)三案例研究地各自传统轮歇农业的变化及其原因;(2)滇西轮歇农业宏观土地类型(土类)和微观田野类型变化;(3)轮歇农业变化内外部动因;(4)滇西地区轮歇地转变土类的植物区系组成;(5)滇西地区轮歇地转变土类的植物层次组成和生活型比较;(6)滇西轮歇地转变土类植物多样性;(7)滇西轮歇地土类转变的经济影响。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1)滇西轮歇农业最显著的变化是1980年左右轮歇地作为土地类型的改变,而农户将传统轮歇农业的“刀耕火种”以及“歇地”经验知识应用于轮歇地变化后的新土类利用活动中作为保存传统的适应性对策。轮歇农业在具体研究点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变化,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和水热条件。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寒冷山区,轮歇地变化受市场需求影响较小,主要往休闲地转变。而在海拔相对较低、市场信息较好的地区,轮歇地转变为人工林、混农林以及园地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对经济林木作物的需求,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 滇西轮歇地变化为四大土地利用类型及多种田野类型:休闲地(荒草地、丢荒园地、次生林),混农林(旱东瓜+麦Alnus nepalensis+Sporobolus sp.、杉木+包谷/蔬菜Cunninghamia lanceolatq+Zea. Mays、思茅松+菠萝Pinuskesiya+Ananas comosus、西南桦+菠萝Betula alnoides+Ananas comosus),人工林(杉木、秃杉Taiwania flousiana、华山松Pinus armandi),园地(菠萝、咖啡Coffea sp、胡椒等Piper sp.)。在宏观土地类型上,轮歇地变化以1982年为界,国家80年代初禁止砍伐森林政策法规为此变化的最直接动因,刀耕火种的消失是农户在强制性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其自身生计对环境的自发性适应到自觉性适应。国家政策前瞻性的促进了轮歇地的改变,政府林木、作物推广示范作用,以及市场需求价格引导了轮歇地的变化方向。在微观土地田野类型上,轮歇地土地类型的转变同时引起作物种类和经营方式由单一向复合多样型转变,其中由轮歇地变化而来的混农林、果园变化波动比较大。土地类型内部作物变化主要受市场需求和价格影响。
(3) 引起轮歇农业变化以及后续变化的驱动力包括六个外部动因:国家政策,市场需求、价格,政府导向和扶持,改良品种引进和推广,人口、劳动力和生计手段,自然条件和两个内部动因:发展需求,传统农业知识等。
(4) 由滇西轮歇地转变而来的四大土地利用类型共有种子植物95科,252属,363种。95个科可以分为10种类型和5种变型,252属可以分为14种类型10种变型。轮歇地转变而来土类与热带区系的联系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为主,与温带的联系以北温带和东亚成分为主,科水平的热带与温带成分之比为3:1,属水平的热带与温带成分之比为1.75:1,植物区系属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科排序的分布类型反映了该研究区域植物区系处于高黎贡山保护区和铜壁关保护区的跨度带性质。
(5) 滇西轮歇地转变土类的广布科属比例比自然保护区高出1/3~1/2;植物层次相对简单甚至缺少,非目的物种层次常常为外来入侵种(腾冲)和先锋物种(德宏)所占据;轮歇地转变土类物种的生活型呈现相同的趋势:草本>灌木>乔木>藤本>附生,即草本较发达。三点共同说明人为活动实际导致了山地植物群落的退化。
(6) 休闲地(天然恢复次生林)植物多样性是轮歇地转变而来的四大土类中最高的(物种54,利用率38.8%,丰富度指数8.965,多样性指数0.955),人工林和混农林其次,园地最低(物种15,利用率33.3%,丰富度指数1.502,多样性指数0.685)。轮歇地丢荒后的物种多样性恢复显示出和地理条件极大的相关性。腾冲轮歇地自然恢复休闲地以云南松林为主,德宏轮歇地自然恢复休闲地多种优势种并存,且群落结构和保护区内植物类似。纬度及海拔相对更低的德宏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植物生长竞争,其休闲地样地的物种及其丰富度均值明显高于腾冲。这说明刀耕火种并不总是表现出资源破坏性,其轮歇期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是有利于群落更新恢复,保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但在相对高寒的地区,轮歇地植物群落恢复较难,容易发展成单一优势种群落。
(7) 人工林和园地的经济收入为滇西滇西轮歇地转变土类中最好的,但综合考虑到法规对森林砍伐的禁止、人工林单一种植已经带来和不可预见的生态后果、农户园地种植作物的盲目性和风险性,混农林被认为是相对经济生态双效且可行的轮歇地转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