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琼盆地东方1-1气田岩性圈闭预测技术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kuibu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莺琼盆地东方1-1区黄流组一段是一新的探区,截至2011年已完钻6口探井,有三口井获工业气流,被证实为一典型岩性圈闭油气藏。但该区目的层沉积体系属于一种新的沉积类型,许多问题没有定论。井间储层变化复杂,前期研究认为的水道砂体孔隙度大,但渗透率低,但渗透率预测是油藏预测的关键。前期研究在叠后剖面上圈定的亮点砂体,有三口是真亮点,有三口是假亮点,叠前反演及其他烃检技术成功率不高,有多解性。针对以上岩性圈闭预测遇到的问题,论文一方面发展了地震沉积学研究内容和技术理念,另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叠前油气检测技术,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了相控储层预测、物控油藏预测的储层地震学技术体系和应用流程,并应用于该区岩性圈闭预测中,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效果,在学术研究中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性成果:(1)发展了Wheeler域古地貌属性提取方法,丰富了地震沉积学中地震地貌的表征技术,为精细沉积分析奠定了基础。(2)首次开发了一套相控(Wheeler反变换)储层预测的理念和技术,可以用平面相带定量控制反演的砂体雕刻,使剖面砂体解释受沉积控制,解释出的砂体具有成因标志,进而推断其物性。(3)开发了分频AVO油气检测软件,剔除多次波软件和三项式AVO叠前属性分析软件,积极发展适应海上资料特点的烃检技术。(4)首次将砂体沉积分类和叠前属性相结合,体现了一种“物控油藏”的技术理念,实现了叠前-叠后,地震-地质在储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气性三个层次的综合应用,从而形成了储层地震学技术体系,并在东方1-1区得到成功应用。以上储层地震学技术在具体工区应用方面获得以下成果:(1)在区域层序划分、地震反射特征和生物组合特征基础上,将目的层黄一段重新划分了1个三级层序(SQl);在SQ1下部依据生物组合特征、测井、地震下蚀沟道特征首次追踪了4个四级地震层序(M1,M2,M3,M4)。(2)在区域沉积、岩芯分析及M3地震沟道宽深比统计分析基础上,证实了该区主力层M3为非典型重力流沉积体系(3)用成像测井和地震地貌图首次得出主要目的层M3的沉积控制因素:古水流控制四级层序格架,非典型陆坡背景控制古地貌形态和物源供给样式,进而控制四级层序中砂体的分布规律(4)对主力层M3做了地震沉积分析,首次根据下蚀沟道的地震地貌划分了充填沟道、迁移沟道和下蚀沟道微相,首次将此微相划分和储层物性联系,认为充填沟道砂体具有好的物性,可以和叠前油气检测配合,提高油气检测精度,形成一套物控油藏的预测方法。(5)在M3中用相控预测方法,在有利微相区,用反演剖面刻画了多个有利砂体,为叠前烃类检测打下基础。(6)用叠前CRP道集做了部分叠加剖面,对部分叠加剖面做了分频处理,发现分频AVO中有低频亮点现象,在平面上和有利沉积砂体相匹配。(7)对叠前道集做多次波剔除,再用三项式AVO提取了P,G,S等叠前属性,发现P剖面亮点特征比叠后剖面对油气检测有利,在P剖面上做的吸收分析对油气检测精度也有提高,在平面上和有利沉积砂体相匹配,开辟了叠前属性和吸收分析联合烃检的新思路。
其他文献
在时空的长河中,生物生长、发育、繁衍的一个 必要前提,就是能够跨越非连续的孤立存在状态, 构成身体的各项化学元素,可以有效地相互结合、 分离,交织成一个复杂巨系统的持续
在人体边缘轮廓提取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人体星形骨架特征提取算法。计算轮廓边界点到人体质心的欧氏距离,并通过小波降噪平滑距离信号。然后提取极值点,构建人体星形骨架模型。利用自适应滤波方法将极值点统一为5个,并采用极值点到人体质心的欧氏距离参数化特征向量。提取视频序列中行为动作的关键姿态编码,建立码本。采用贪婪匹配下的旋转距离将骨架特征向量与码本对照,取距离最小的关键姿态的序列号作为该特征向量的特征序列
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相邻滚珠间接触变形的相互关系,并考虑滚珠丝杠副支承形式、载荷条件和螺母间相互耦合的影响,建立单螺母和双螺母滚珠载荷分布的数学模型,以双螺母垫片预
2006年4月6日-4月7日,应苏州市职业大学的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副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患者视觉对比敏感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在早期DR视功能评价中的意义;探讨DR视觉对比敏感度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按
针对聚光太阳能板视觉对位系统中存在相机间距离远,视野无重合,标定模型复杂等问题,研究了多相机阵列系统的高精度的全局标定方法。结合视觉对位平台的结构特征,设计出一种特定标定靶,根据圆形特征点间的位置约束关系,逐个求解非参考相机图像坐标系与全局坐标系间的外部参数,建立全局标定模型。标定实验表明,该方法精度高,切实可行。
根据车辆运动学方程和轨迹跟踪状态,建立轨迹跟踪误差模型,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以动态跟踪误差、控制能量消耗综合最优为目标,通过不同速度时的目标权重系数调整,实
高原地区环境条件恶劣,空气稀薄干燥,适应于一般平原的普通雷达用于高原恶劣环境时屡屡暴露一些问题。高原雷达主设备曾出现过一些因舱内机柜风路不畅导致的故障,因此,针对该设备进行了一系列改进设计,彻底解决高原雷达方舱内机柜的高原环境适应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