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河北省信息产业战略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quan_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河北省如何在三地协同发展中发挥作用成为河北重大的社会经济战略问题,如何在协同发展中调整和升级河北产业结构是战略中的战略。正确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理念,把握全国和京津冀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探索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河北省信息产业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信息产业概念的研究基础上,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历史数据的连贯性,将信息产业的范围划分为“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和“电子商务行业”,在此基础上结合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理论,对全国和京津冀区域信息产业发展规模、劳动力、产业分布及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且将信息产业作为投入要素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而计算河北省信息产业对三大产业的贡献率,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河北省信息产业战略。研究结果表明,近五年来,我国信息产业规模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规模持续增长,其他三个行业在期间均出现过回落情况;信息产业劳动力亦呈现增加态势,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快。此外,我国信息产业中,“电子商务行业”所占比例最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所占比例大致相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所占比例最小。从京津冀来看,三地在信息产业规模和劳动力方面均处于上升趋势,北京在总体上处于领先地位,天津其次,河北最后。从产业结构来看,北京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天津和河北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在河北省方面,信息产业对第二产业的贡献最大,其次为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由此,河北省信息产业应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互为依托发展,充分发挥信息产业集聚效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信息产业培育信息人才,并加强与京津地区的合作。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呈现出内容丰富、数量巨大、动态性较强、信息冗余等特点,这些特点给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利用带来了一定
作为班主任,如何用一个教育者的良知对待问题学生,用爱心感化、用耐心转化、用细心激励,最终使“问题学生”不再成为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被班主任称之为“问题学生”的小学生越来越多,这部分学生呈现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对班级管理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目前也引起了教育届同仁的高度重视。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班主任如何对待问题学生呢?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捕捉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