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差收窄将银行推向了金融创新的新局面。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型融资工具,是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改变传统融资形式的关键途径。近年来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理念带动下,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行业蓬勃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将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形成一定影响,而理清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如何、具体的影响路径又是哪些,对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有着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差收窄将银行推向了金融创新的新局面。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型融资工具,是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改变传统融资形式的关键途径。近年来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理念带动下,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行业蓬勃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将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形成一定影响,而理清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如何、具体的影响路径又是哪些,对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有着重大作用。本文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两大基本功能——流动性效应和风险转移出发,探讨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方向及其作用途径。首先对国内外有关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稳定性、二者之间关系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其次,选取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步入正轨时期2014-2020年,至少开展过一次该业务的所有85家国内商业银行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从证券化对银行稳定性的基本作用路径——流动性效应和风险转移两个路径展开中介效应检验;最后,探讨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从事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银行稳定性,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程度越高,银行稳定性越强;第二,信贷资产证券化提升银行稳定性的路径体现为流动性有效提高和风险有效转移;第三,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不同性质银行稳定性影响差异较大,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国有大型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对银行而言,应深化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认识和应用;基于功能定位来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杜绝隐性担保,确保信托行为有效;注重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对监管部门而言,应加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的管理。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开始结合互联网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医疗作为“互联网+”的典型代表也顺应时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然而随着互联网医疗企业的不断增多,盈利困难、费用加重、流量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逐渐凸显,不少互联网医疗企业开始陷入财务危机甚至面临倒闭,互联网医疗企业在生存发展的道路上也开始面临着挑战。因此,建立互联网医疗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对于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是
近年来,政府对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视度不断提升,社会信用水平也在日益增强,2014年6月出台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正式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阶段,而该政策所引致的社会信用水平的提升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是否以及如何实现相应的目的、具体实施的效果怎样、对微观企业的影响如何、未来还需要完善哪些内容,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使得
分拆上市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重组方式,不仅能解决多元化公司的发展问题,还能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但在我国科创板设立之前,由于国内相关制度的不健全以及监管层的严控政策,许多优质公司的资本运作受到严重限制,直到2019年《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及《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等政策的相继出台,才彻底打通境内分拆上市的渠道,为更多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自此选择境内分拆上市
企业创新既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优势,也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然而,创新活动具有收益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并且银企之间还存在着收益与风险不对称的问题,风险偏好度较低的银行往往会对企业创新活动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因此,一些具有创新潜力的中小企业在进行创新时往往会面临着融资约束的问题,导致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本文以2013-2020年新三板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年度与个体双向固定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近年来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和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广大中小企业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倒闭破产的危机,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必须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来解决其融资难题。而供应链金融正是一种能有效避免中小企业融资劣势的新型融资模式。它可以构建起中小企业、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
随着市场投资者结构不断调整,机构投资者已经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力军,其数量、规模还有类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行为能否稳定股市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因此研究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行为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帮助我国机构投资者树立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对机构实施监督管理,从而促进我国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本文通过对2015-2020年我
可交换债券作为可转债的创新品种,最初引入我国是为了解决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减持问题。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可交换债券逐渐展示出其在融资减持方面的巨大潜力。一方面,可交换债券融资由于有质押物和评级作为保障,可以实现低成本融资,减轻企业的财务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用于交换的标的股票是存量股,加之漫长的换股期可以避免集中换股带来的冲击,所以也不会对股票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随着市场对可交换债券的日益重视,
近年来,资产证券化金融工具在我国市场中发展的越来越好,规模也日益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占据较大比重且同比增幅显著,资产证券化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支持作用,尤其是在处于发展关键期和转型攻坚期的特殊时期。但信贷资产证券化会影响主体的风险承担,并且这种影响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此,研究好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对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资
中国证券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全面结束后,从半流通转变为全流通市场。原本仅依赖企业净资产增值获得投资回报的股东,还能在二级市场上抛售股份套取现金以获取更大收益,我国资本市场上大股东的大规模减持行为频频爆发,他们的逐利行为伤害中小股东利益,还对证券市场的秩序和健康发展造成影响。然而,对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减持进行有效监管面临困难,如何将恶意套现获利的减持行为与符合正常市场交易规律的合理减持行为区分就极为棘手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积极地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期望通过提高上下游环节的纵向一体化程度来增加企业的价值。但是,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策略并非总是经营良策,一体化所带来的资源负担加重、专业化损失和管理效率降低等问题会逐渐侵蚀其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在欧美国家相对发达的资本市场上,分拆上市早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规避多元化弊端的操作,而我国直到2000年后才开始陆续有企业进行分拆上市。2019年,我国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