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时代的发展必然引起一系列的变革一样,中国画在长达千年的发展过程当中,也经过了无数次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进入新千年之后,如何在现当代语境里找到一条合理的发展之路,继续彰显中国水墨艺术的“中心话语”地位,是时下每个艺术家都亟需思考的问题。学术领域内对中国水墨艺术的发展研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课题,但多将研究对象局限于上世纪末,而对新时代背景下当代水墨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只言片语阶段,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因此,本文立足于新千年当代国际艺术文化背景,从现代水墨艺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对中国当代水墨在当代艺术市场尴尬缺席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本文对近年来中国水墨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所做出的努力变革表示肯定;另一方面,也对这一时期变革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冷静思考。同时,本文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通过对新的国际背景下出现的多元化水墨现象和艺术理论进行分析归纳,最终提出中国水墨画在国际当代艺术背景下向“当代性”转变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当然,在笔者看来无论是“现代水墨”、“当代水墨”或是其它艺术概念,对于中国水墨艺术来讲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不是中国水墨艺术被赋予什么定义,而是定义背后所饱含的深刻寓意。因而,相对于概念来讲,“当代水墨”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当代艺术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多元化的当代国际艺术背景下,我们应当对中国水墨画的发展持多元化的包容态度,为其在国际当代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性”身份认证提供更多可能性。因而本文把研究重点放在对这一时期中国当代水墨多元化现象的分析、梳理和归纳上,而并未试图做任何层面上的价值评定。希望通过本文的梳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能拥有更多可能性,并朝着良性方向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