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目前,国内对“两型社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内涵、本质、实施途径、价值评价等方面,缺乏理论深度和广度,从而致使“两型社会”的构建理论落后于实践。对“两型社会”进行环境伦理思考,为“两型社会”的构建寻求理论支撑。“两型”作为公共政策具有了公共政策的强制性、合法性、公共性等特点,因此可以保障环境伦理的实现。探索“两型社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理论新义,为“两型社会”的实践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本文在由于人类片面发展经济而带来全球性危机的大背景下,对“两型社会”和环境伦理进行了时代解析,并且详尽分析了“两型社会”构建的丰富的价值内涵。环境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新型的伦理学,对伦理学理论进行了拓展,扩大了伦理学的关注对象,即由对人的伦理关怀延伸至对自然的伦理关怀。环境伦理学有其特有的科学基础和价值基础。环境伦理学借助生态学的理论基础,运用其基本原理积极改造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它在颠覆传统伦理的道路上,也将不断的给伦理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养分。环境伦理学关注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只有将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环境伦理学才能真正生根发芽,环境伦理学的理论知识才能深入实践,转化为现实。环境伦理学的兴起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赋予其价值合理性。作为公共政策的“两型社会”又为环境伦理的实现提供了保障。环境友好型社会肯定自然价值,主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形成良性互动,和谐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彰显社会公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两型社会”建设离不开环境伦理的指导。构建“两型社会”必须加强生态伦理教育,促进自然观的转变,提出绿色消费,摒弃消费主义思想。最后,“两型社会”的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美化环境,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统筹兼顾,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