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电针刺激对脑缺血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中风的可能机制。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随机分为电针组和模型组。电针组电针刺激“百会”和“风府”穴。模型组不予电针。每只大鼠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生理盐水及多聚甲醛再灌注,取材,多聚甲醛固定,常规梯度酒精脱水及二甲苯透明,浸蜡、包埋,冠状位切片。行5-溴脱氧尿苷/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BrdU/NSE)和5-溴脱氧尿苷/胶质纤维酸性蛋白(BrdU/GFAP)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免疫荧光显微镜镜下计数BrdU/NSE和BrdU/GFAP阳性细胞表达数量。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BrdU/NSEP日性细胞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069.23,P<0.01),两组交互作用差异有显著性(F=74.156,P<0.01)。组内不同时间比较,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F=1.90,P<0.01),电针组差异有显著性(F=355.51,P<0.01);2.BrdU/GFAP阳性细胞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8100.21,P<0.01),两组交互作用差异有显著性(F=371.258,P<0.01)。组内不同时间比较,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F=6.50,P<0.01),电针组差异有显著性(F=90.18,P<0.01)结论:电针能够促进脑缺血大鼠NSE和GFAP的表达,表明针刺能够促进脑缺血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