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情志致病角度出发,探究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通过分析下丘脑中γ-氨基丁酸及尿液样本的代谢组学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足三里穴、肝俞穴对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肝郁所导致的疾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本实验分别从行为观察学、分子生物学、代谢组学三个层面进行探究。选用48只SPF级健康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12只大鼠外,其他36只大鼠进行造模,模型建立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共28天。造模第3周起,模型组接受抓取固定刺激;电针组选取足三里穴、肝俞穴电针干预;非穴组在距尾尖1/3、2/3处电针干预,共两周。分别于实验前1天、实验第14天和实验第28天对大鼠测定旷场实验、糖水偏好试验并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实验结束后,腹部解剖观察大鼠胃及十二指肠有无器质性病,并检测胃肠道的动力功能;提取下丘脑中γ-氨基丁酸,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测其表达情况;收集尿液,样本经预处理后,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代谢组学分析,观察尿液样本中小分子物质波峰面积的改变情况。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电针组大鼠的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均有提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样高于非穴组得分,且有差异(P<0.01)。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糖水偏好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电针组大鼠的糖水偏好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有差异(P<0.01);同样高于非穴组大鼠(P<0.01)。3.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胃内残留率明显升高,小肠推进率明显下降,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电针组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1),与非穴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1)。4.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大鼠下丘脑中γ-氨基丁酸表达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电针组γ-氨基丁酸表达有所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样表达高于非穴组(P<0.01)。5.研究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对比,在大鼠的尿液代谢组中柠檬酸、琥珀酸、苯丙氨酸、α-酮戊二酸、天门冬氨酸的峰面积明显不同(P<0.05),均有所下降;治疗后,电针组峰面积有上升的趋势,与模型组有差异(P<0.05);而非穴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1.建立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实验观察,证明电针足三里穴、肝俞穴对治疗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从分子生物学层面,对下丘脑中γ-氨基丁酸的检测,发现对γ-氨基丁酸有正调节作用,证明电针足三里穴、肝俞穴胃肠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功能。2.建立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发现四组大鼠的尿液样本代谢图谱确实有不同,说明造模成功后,大鼠体内代谢产生变化,导致某些代谢产物含量不同。结合现有数据分析,可能存在物质为柠檬酸、琥珀酸、苯丙氨酸、α-酮戊二酸、天门冬氨酸,谱峰面积均有所下降,在电针治疗后,谱峰面积有上升的趋势。并联系三羧酸循环代谢通路,试寻找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尿液代谢组学中的内源性标记物,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