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乡发展转型日益显现的宏观背景下,农村土地利用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矛盾,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成为乡村转型发展的关键。实践证明,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与突破口,大力开展农村空废用地、农用地、退化土地综合整治,已成为促进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与基础平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农民群体自身诉求,在宏观政策环境日益成熟的背景下,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恰逢其时。然而,面对新形势与新问题,传统的土地整治理念与逻辑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亟需加强基础研究,形成新的整治理念、构建新的逻辑框架、创新技术方法体系,为新时期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有鉴于此,本研究按照“理论框架、技术方法体系、典型实证研究”的逻辑思路,综合运用“理-工-管”学科交叉融合在解决土地利用重大问题时的优势,初步构建了新时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框架,基于整治过程搭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沟道农用地、退化风沙土等用地整治的技术方法体系框架,并据此开展了典型案例实证研究,以期为今后的整治实践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与有益参考。本研究主要开展了5方面内容,基本结论如下: 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理论框架 新时期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内涵上应强调“综合整治”;在指导理念上应以“理-工-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在目标定位上应形成包含“现实目标、基本目标、中级目标、战略目标”的层次化目标体系;在宏观战略上应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战略重点与方向;在统筹安排整治项目方面应按照“战略区-类型区-潜力区-项目区”的空间层次逻辑思路从国家、区域、亚区、项目4个层级构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空间层级体系;其功能作用体现在能够深刻改变农村土地利用格局,并通过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来推动中国乡村转型发展,同时为城乡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提供了新路径和新平台,有助于减小城乡发展势能差和构建良好的城乡发展关系等方面。 2)农村居民点用地综合整治 农村聚落的时空演进态势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和代际替代规律,而不同类型区的聚落演进态势与动力机制差异明显。村庄用地整治应包含潜力测算与适宜性评价、整治模式与新村选址、整治工程复垦技术、整治效益评价与土地利用模式等内容。其中,整治适宜性应从自然生态安全性、经济承受能力、社会接受能力、整治紧迫性4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新村建设的适宜规模应综合考虑农民分化情况、适宜耕作半径、人均用地标准等因素;整治工程实施中需注重房屋拆除物的再利用,新增耕地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与原有田块进行衔接;村庄整治腾退出的土地有两种利用与经营模式,即分散利用模式和集中利用模式,而集中模式能够发挥出更大效益。 3)沟道农用地综合整治 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农用地综合整治在工程技术层面具有综合性、典型性、特殊性,推进沟道农用地整治对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乡村空间重构、推动区域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沟道农用地整治涉及沟道提取与适宜性评价、整治工程技术、整治后土地利用模式与效益评价等内容;整治工程配置应遵循“沟坡兼治”的防治与利用理念,在边坡治理中形成阶-坡相间、“林-灌-草”合理配置的立体式模式,而沟底地整治需综合考虑沟道基本特征、现状设施状况、水文地质条件、农业生产需求等因素进行工程配置与建设;可将待整治沟道划分为整治恢复型、配套完善型、开发造地型、综合治理型4种类型,整治后不同类型应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模式,同时注重引导和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4)未利用及退化土地整治 未利用及退化土地类型多样,但沙化土地整治与利用具有特殊意义,应成为今后整治利用的重点。沙化土地整治需基于沙区生态环境现状,按照保护自然生态为先、治理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综合措施进行整治与利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整治与利用中得到成功应用,该技术是基于二者物理性状的互补性来改善复配土的物理性状,使其达到能够种植作物的状态。应用该技术进行土地整治,需开展土地平整、复配成土、灌溉设施、农田道路、生态防护等田间工程;但在农闲期复配土的固沙效应如何以及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等问题仍需加深研究。在固沙导向下,整治后的土地应选择规模化经营方式,发展节水、集约、高效、生态型特色农业,并选择合理的种植结构与利用模式。 5)典型地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证研究 选择山东省桓台县、延安市宝塔区为典型案例区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村庄用地和沟道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适宜性评价、新村选址、工程技术配置、利用模式选择、整治效益分析等原理和方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土地整治的全过程,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能够较好地指导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践工作,并且实证研究结果是对前文提出的相关技术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