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和速度都名列前茅的国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带来了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等诸多社会问题,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2002年4月联合国召开了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积极老龄化”首次出现并为大会所承认和接纳,从此该理论成为全球应对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新策略,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层面的指导方针。在这一背景下,传媒与老龄化社会的关系也日益成为相关研究者的关注对象。传媒通过对涉老议题的报道和呈现来实现涉老议题的有效传播,用传媒的平台和影响力改善老年人对自己的认知,引导其他群体正确对待老年人以及老龄化现状,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相关政策的完善,从而全面助力“积极老龄化”的实现。 本文分别选取了报纸、电视、广播、杂志和网络五种形式的大众传媒,通过对其中涉老议题的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大众传媒中涉老议题报道量严重不足,无论是老年媒体还是非老年媒体都没有给予涉老议题足够的重视。二是报道角度同质化现象严重,报道深度不足以引起广泛舆论关注,无法通过传媒的力量在全社会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实现。无论是传播内容还是传播效果都差强人意,没有利用媒体的广泛影响力引起全社会对“积极老龄化”的重视,这与日趋严峻的老龄化社会现状严重不符。接着笔者借鉴国外传媒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成功经验,发现“内容为王”和“受众本位”才是保证传播效果的不二法则。老龄化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积极老龄化”的实现,而积极老龄化则需要健康、保障、参与三大支柱的支撑才能从理论走向实践,本文最后从这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传媒推动积极老龄化的有效策略,从而充分发挥传媒构建和谐老龄化社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