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骗取政府补贴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时有发生,轻则违反行政法规,重则构成犯罪。然而相关部门在处理骗补行为时,存在对刑事违法、行政违法性质判断不准,责任混淆不清的情况,导致处罚与行为不相适应。如本文中何某某骗取补贴案,其定性存在重大争议,其争议核心涉及刑行界分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其构成诈骗罪;另一种意见认为仅为行政违法。本文从理论及实践角度进行分析,以厘清骗补行为之刑行界限及责任。从理论层面,应明确骗补行为刑行界分的标准。理论界关于刑行界分的学说主要有质的区分说、量的区分说及质量区分说三种。质的区分说以行为是否侵害法益、是否具有强烈的可谴责性等作本质的区别;量的区分说认为二者仅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等作量的区别;质量区分说主张二者兼顾。笔者赞同质量区分说,即对某一行为的刑事违法、行政违法定性时,在考虑社会危害性大小的基础上,也应从可罚性等角度进行实质判断。基于我国立法情况,刑行界分的标准主要是“量”的区别,即依据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对于骗补行为刑行界分的具体标准,从“量”的区分角度,本文主要围绕主观罪过、欺骗方式、欺骗程度、欺骗后果等诈骗罪构成要件要素展开论述。从“质”的区分角度,本文主要就违法性认识错误下行为可罚性进行“质”的判断。仅在理论上明确标准不足以解决问题。骗补行为刑行界分面临案件移送等实践困境,大量骗补行政案件刑事化、刑事案件行政化、行政案件不罚化。导致困境的原因较多,如立法上未明确规定界分标准、案件移送程序等或有规定但与上位法抵触,易造成刑行责任混淆。同时,还存在两法衔接不畅、监督力度不足等执法、司法环节的原因。基于上述理论辨析和实践考察,为更好地解决刑行界分的问题,可以从立法、执法、司法等角度完善制度、归正理念、健全机制,从而更准确地界定骗补行为,更好地治理骗取政府补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