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南渡江流域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泥沙的影响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324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自然资源,水文过程是气象条件和下垫面条件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其反映的水文情势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为揭示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下流域的水文效应,以典型热带岛屿性流域——海南岛南渡江流域为例,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耦合CMIP6全球气候模式和CA-Markov模型,对流域产流产沙过程进行模拟,定量辨析气候变化和LUCC对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以期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1990-2015年南渡江流域年均气温在23~26℃区间波动,多年平均气温24.21℃,其中4-11月气温多在20℃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2021.86 mm,雨季和旱季降水量分别占年降水量的80.75%和19.25%。1990-2015年流域气温与降水均呈上升趋势,变化率分别为0.17℃/10 a和114.39 mm/10 a。基于CMIP6气候模式提取热带地区21世纪近期(2021-2040年)、中期(2041-2060年)和远期(2081-2100年)的气候变化信号表明,研究区气温在21世纪3个时期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升温最高的气候情景为远期SSP370路径下。降水在21世纪近期和中期的SSP119路径下,以及远期SSP434和SSP585路径下均增加,而在其余不同时期路径下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变幅最大的气候情景为远期SSP245路径下。(2)南渡江流域199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均以林地(包括橡胶林地和其他林地)为主,耕地次之。1990-2015年土地利用互相转换的现象突出,建筑与未利用地的转移变化最剧烈,橡胶林地次之。基于CA-Markov模型预测2040年流域土地利用情景,结果表明,与2015年相比,2040年仅其他林地减少,建筑与未利用地在河道附近扩张,橡胶林地和耕地在流域海拔较低的东南部增加,水域增长集中在河道缓冲区范围。3个时期整体呈现其他林地面积不断缩减换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发展的状态,而橡胶林地的种植面积呈稳定扩张态势。(3)运用南渡江流域的DEM、土地利用、土壤类型、气象和水文资料等输入数据构建本地化的SWAT模型,并应用SWAT-CUP的SUFI-2算法对流域径流和泥沙进行校准和验证。结果表明,流域径流对植被蒸散发、产生径流的坡面状况、土壤状况和地下水过程较为敏感,并且在研究区构建的本地化SWAT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流域泥沙对产沙输沙的河道侵蚀状况、运移方式和水土保持因子较为敏感。流域泥沙在月尺度上比年尺度的模拟精度稍高,但不能用于填补缺失时段数据,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泥沙模拟效率。(4)南渡江流域径流量和泥沙量年际波动均较大。雨季是河流全年径流和泥沙来源的重要时期,且泥沙量主要随径流量变化而变化。其中,旱、雨季径流量分别占年径流量的20.42%和79.58%;旱、雨季泥沙量分别占年泥沙量的11.90%和88.10%。1961-2020年南渡江流域雨季径流的增加量高于旱季径流的减少量,致使流域年均径流呈微弱上升趋势。1961-2013年南渡江泥沙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且雨季泥沙减少量高于旱季。(5)南渡江流域1990年和2015年的径流变化中气候因子及LUCC的贡献率分别为97.57%和2.43%;降水和气温作为最重要的气候因子,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92.66%和4.91%。这表明,气候因子对南渡江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远高于LUCC,其中降水因子驱动了径流变化,LUCC仅通过影响水文过程对径流有微弱的调节作用。除此,相关性分析表明,流域泥沙量与径流量和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降水量是流域径流量和泥沙量变化的关键气候因子。(6)虽然LUCC对研究区年径流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极端土地利用情景均会导致流域径流的明显下降,产流贡献顺序为耕地>其他林地>橡胶林地,耕地具有增流作用,其他林地和橡胶林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截流蓄水。径流、泥沙变化与流域内耕地、其他林地和橡胶林地的相互转变有关。流域LUCC引起蒸散发增加,土壤有效含水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不同程度下降,进而引起河流径流量微弱减少。LUCC导致的蒸散发加剧致使地表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是径流量减少的直接原因,而壤中流减少是未来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7)将CMIP6气候模式提取的气候变化信号与SWAT模型耦合,模拟结果表明,南渡江流域21世纪月径流变化主要集中在5-10月,月、季节和年尺度径流整体表现为近期偏低、远期偏高,且雨季径流变化值均明显高于旱季,径流变幅主要随各个时期不同气候路径的降水变幅加强而加强,变幅最高的情景出现在21世纪远期。未来20年,在气候变化和LUCC的共同影响下,南渡江流域的月、季节和年尺度的径流除SSP119路径外,在不同气候路径下均呈减少趋势。据此,南渡江流域未来可能面临用水紧张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优化土地利用布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下的水文负效应,实现流域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
其他文献
<正>~~
会议
目的 对近年来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手术方式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相关文献,对不同术式的手术入路、技术特点、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 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目前临床应用术式主要包括经皮内镜下经后方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PTLIF)、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TLIF)、经皮内镜下经斜前方入
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智力水平提高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小学生智力发育水平不成熟、理解能力差,在数学学习方面有较大的主体差异,难以形成有效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这就要求教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时要运用有效手段,正面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存在的不足,接受小学生对于不同学习能力养成的差异性,确保学生在数学学习各个能力方面都有提高。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提高学生
<正>莲都区立足文化特色,深挖文化内涵,持之以恒地推进文化保护与传承、擦亮诗路文化品牌,不断提亮诗路文化带建设莲都色彩丽水莲都区,是千年处州府治所在地。在这里,诗画山水与千年文脉相生相融,成为诗路文化带建设的重要依托。作为瓯江山水诗路的重要节点,莲都区近年来立足文化特色,深挖文化内涵,持之以恒地推进文化保护与传承、擦亮诗路文化品牌,不断提亮诗路文化带建设莲都色彩。
期刊
数字经济催生寄生型数据分析服务行业:数据变成新的生产资料,数据分析能力成为重要生产能力,流量红利的消失使得数据分析服务的市场需求增加。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寄生型数据分析服务企业通过为特定互联网零售平台提供营销大数据分析等业务,与互联网零售平台形成协同共生,实现平台服务价值提升,同时达到企业自身成长发展。现有研究大多基于平台生态系统,关注互联网零售平台的数据分析业务,或者平台生态系统中的网
<正>当今社会人口流动性大大提高,普通话变得至关重要,语言也从多样性转化为统一性。方言和方言艺术处于危险境地,除了几个大官话地区仍然保持着方言习惯,许多地方的新一代已经不再使用方言交流,更不会了解地方戏曲等艺术。为此,想通过18世纪声音可视化的开拓者克拉尼实验,利用摄影滤光片的视觉效果以及三维分形视觉表达方式,进行图形延展,做到乡音的可视化、符号化,找寻人们的语言归属感。同时思考未来本土化设计的民
期刊
本文分析机电一体化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实践运用和发展趋势,为农业机械工程发展建设提供参考。农业机械工程中运用机电一体化可提升工作效率、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和优化农机设备操作性能。机电一体化的推广与运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要想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科学运用,将其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作用和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还需要做好优化设计、施工控制与人才培养等工作,让机电一体化得到贯彻落实。
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全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供给地,维系着全国乃至亚洲生态安全命脉,且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公园其建设成效显著,是生态多样性保护制度主流化和国家公园“中国模式”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园区内珍稀的自然资源与薄弱的社会经济基础相互依赖、制约,社会-生态系统的健康、协调运转对于区域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正值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及自然保护地体制优化的关键时期,国家公园
整本书的创意阅读指导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开阔学生阅读视野,拓宽学生阅读的广度;二是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阅读的精度;三是利用巧妙的任务驱动,让创意阅读和创意写作进行有效融通,发掘学生阅读的深度。
<正>萧山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浙东唐诗之路三条诗路的交汇处,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是历代诗人的行旅寄情之所,更是诗词歌赋的孕育吟唱之地。一曲一气象、一湾一景色,在这片文化热土上,历代文人留下了近千首隽文美篇。今日萧山人,则以传承之手笔,续写着诗路文化的新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