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龙作为传统的民俗节庆活动之一,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当代社会思潮转型、城乡社会结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舞龙民俗文化一方面承载着社会集体记忆,需要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为适应当代社会需求,亟需价值重构与创新传播方式。基于此,本研究着眼于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选取安徽歙县洪琴村中秋节“舞香龙”民俗文化为典型个案,运用传播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结合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以及定性研究法,展开深入研究。研究目标有二:一是分析清楚“舞香龙”民俗文化价值归因,基于当代乡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提出其当代价值重构的方向;二是基于新时代下人们媒介使用变化,提出传统舞香龙民俗文化传播的路径及其策略。本研究主要发现:第一,乡村社会结构转型下的血缘关系弱化导致传统舞香龙习俗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文化价值认同危机和生存危机;再加上传统舞香龙节庆中的封建迷信成分,文化发展方式单一,政府基层文化部门对传统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建设缺位以及徽州浓厚宗族色彩下人们对行政权力的敬畏、依附心理,使部分村民民主意识淡薄造成了国家与乡村治理视角下的舞香龙节俗价值困境。第二,传统舞香龙节俗的价值重构应该响应乡村文化振兴之战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舞香龙民俗文化发展,加强舞香龙民俗文化发展与国家文化治理的双向互动;构建舞香龙节俗新内涵,打造舞香龙节俗新生态,促进民俗节庆与乡村治理融合新发展;加强舞香龙表演的基础实践建设,打造多元文化融合与共同体塑造;将舞香龙节俗与乡村节庆旅游和乡村文创产品相结合满足以人为主体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第三,通过代际传播、村民传播、族群传播及移民传播四种方式传播舞香龙节俗价值的同时,综合传统媒体对洪琴村舞香龙节俗价值的书写与设置,新媒体对舞香龙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呈现,打造舞香龙节俗价值传播的多样化动态化的传播矩阵,是新时代背景下舞香龙节俗焕然一新,驻立不倒,永葆活力的重要路径。本研究主要在如下方面实现了创新:以小见大,选取安徽歙县洪琴村的舞香龙节俗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民俗文化价值重构与传播策略,为我国多样化的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将传统节庆的价值与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相勾连,搭建传统与现代沟通的桥梁,提出了传统民俗价值重构的具体路径和方法;综合民俗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基础,创新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民俗文化传播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