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理念的洛阳周王城广场改造设计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x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老龄群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而他们对于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的“特殊需求”要求我们的城市必须做出必要的改变来迎合社会的需求。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关于“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理念相关的理论资料与实践经验还比较少,且大多集中于城市政治、经济目标等方面,对景观设计方向的参考性不强。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城市广场设计,依据“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理念,以洛阳周王城广场为实践案例,研究老年友好型城市广场的设计方法,为我国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助力。本文的核心部分是针对适老性广场设计提出功能性、可接近性、舒适性、安全性、可识别性和无障碍等六个方面的设计原则,并依据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将老年人的对公共活动空间的心理需求分为健康、舒适、安全、便捷、交往、私密性、老有所为等七个方面,并依次针对这些需求提出应对策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具有适当挑战性的活动空间可以满足健康需求;丰富空间的多样性,弱化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可以满足舒适感需求;完备的无障碍交通系统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安全需求;增设服务设施和地标、完善标识系统、就近设置出入口等可以满足老年人的便捷需求;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可以满足交往需求;增设不同规模的半私密空间可以满足私密性需求;设计时为老年人常见的兴趣爱好创造相对良好的交流空间可以满足老有所为的需求。而生理需求方面,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入手来逐个解决老年人普遍存在的移动性降低、视听能力减退、体魄降低、平衡障碍等问题。最后,以洛阳市周王城广场为例,将调研中发现的安全性不足、交通秩序混乱、基础设施不完善、活动人群易相互干扰、管理与维护、对行动不便者不友好等问题加以改善,结合前文提出的设计原则与策略以“老家”为设计理念对周王城广场进行了改造设计。
其他文献
(一)资源开发与建设的基本模式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是农村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是将农业与国家信息化战略相配合的关键环节.通过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构造农业信息资源优势,并通过
期刊
本文选取中冶集团Y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公司人才流失现状及产生的影响、离职影响因素和相应对策进行探究。文章首先对公司人才流失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从人才流失概念入手,探讨员工流失的种类,之后利用文献归纳法,深入分析这些年来国外学者构建的人才流失理论模型,从三方面分析评价马奇和西蒙模型、普莱斯模型、莫布雷模型的内容和理论意义。通过对Y公司现有员工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分析,得出了Y公司人力流失方
<正> 艺术细节是文学作品最小的单位,是直接作用于审美主体的最基本最实在的审美客体。因此人们常常把细节比喻成文学作品的细胞。如果说故事情节是构成作品的骨架的话,那么
目的:本课题旨在评价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百笑灸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进行研究。本课题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厦门市中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参照《2018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急性心力衰竭湿暖型治疗方案,两组均予常规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