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老龄群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而他们对于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的“特殊需求”要求我们的城市必须做出必要的改变来迎合社会的需求。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关于“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理念相关的理论资料与实践经验还比较少,且大多集中于城市政治、经济目标等方面,对景观设计方向的参考性不强。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城市广场设计,依据“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理念,以洛阳周王城广场为实践案例,研究老年友好型城市广场的设计方法,为我国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助力。本文的核心部分是针对适老性广场设计提出功能性、可接近性、舒适性、安全性、可识别性和无障碍等六个方面的设计原则,并依据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将老年人的对公共活动空间的心理需求分为健康、舒适、安全、便捷、交往、私密性、老有所为等七个方面,并依次针对这些需求提出应对策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具有适当挑战性的活动空间可以满足健康需求;丰富空间的多样性,弱化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可以满足舒适感需求;完备的无障碍交通系统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安全需求;增设服务设施和地标、完善标识系统、就近设置出入口等可以满足老年人的便捷需求;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可以满足交往需求;增设不同规模的半私密空间可以满足私密性需求;设计时为老年人常见的兴趣爱好创造相对良好的交流空间可以满足老有所为的需求。而生理需求方面,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入手来逐个解决老年人普遍存在的移动性降低、视听能力减退、体魄降低、平衡障碍等问题。最后,以洛阳市周王城广场为例,将调研中发现的安全性不足、交通秩序混乱、基础设施不完善、活动人群易相互干扰、管理与维护、对行动不便者不友好等问题加以改善,结合前文提出的设计原则与策略以“老家”为设计理念对周王城广场进行了改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