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角厉蝽联合生物农药对烟草斜纹夜蛾种群的控制作用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ong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Wolff)是鳞翅目害虫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在烟草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的生物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在生产上,烟草害虫的药剂防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叉角厉蝽的推广应用。为了探明烟草上常用药剂对叉角厉蝽存活及捕食作用的影响,寻求叉角厉蝽与药剂联合应用的可能性,本文在室内条件下,采用点滴法分别测定了2种生物药剂和4种常用杀虫剂对叉角厉蝽存活及捕食的影响,通过存活率、捕食功能反应等指标评价了农药对叉角厉蝽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应用生命表方法评价了叉角厉蝽联合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对烟草斜纹夜蛾种群的控制作用,旨在为烟草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药剂对叉角厉蝽存活的影响室内条件下采用浸卵法和点滴法,分别测定了2种生物药剂(苏云金芽孢杆菌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以及5种常用化学药剂(虫酰肼、虫螨腈、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叉角厉蝽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生物药剂苏云金芽孢杆菌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处理下,叉角厉蝽的孵化率分别为91.08%和89.45%,与对照(91.30%)无显著差异,存活率在高剂量(10000 mg/L)处理下分别为100%和98%,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表明生物药剂对叉角厉蝽的存活无影响。化学药剂中高剂量(10000 mg/L)的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虫酰肼和高效氯氰菊酯处理下,叉角厉蝽卵的卵化率分别为91.00%、88.49%、83.51%、80.17%和5.12%,化学药剂中低剂量(1250 mg/L)处理下,叉角厉蝽5龄若虫的存活率分别为70%、97%、91%、99%和33%,在高剂量(10000 mg/L)处理下,叉角厉蝽的存活率最低的为高效氯氰菊酯制剂1%,其次为甲维盐制剂4%,与其他处理均有极其显著差异。可见,高效氯氰菊酯药剂对叉角厉蝽的毒性最大,在田间释放叉角厉蝽期间应禁止使用;2.药剂对叉角厉蝽捕食作用的影响以药剂的推荐剂量为标准研究了不同药剂对叉角厉蝽捕食作用的影响,测定了在2种生物药剂(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处理下,叉角厉蝽对3龄斜纹夜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2种生物药剂处理下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结构未发生改变,在一定猎物范围之内,随着捕食密度的增加,两个处理的捕食量均增加,但当猎物密度增加到一定限度之后,叉角厉蝽的捕食量增加速率变缓,呈负加速曲线。在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芽孢杆菌和清水对照处理下,叉角厉蝽对猎物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1666、1.379和1.1882;捕食能力分别为93.33、66.94和110.2;最大捕食量分别为80、48.54和92.59。苏云金杆菌制剂的使用对叉角厉蝽捕食作用的影响高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同时测定了在4种化学药剂(虫酰肼、虫螨腈、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处理下叉角厉蝽对烟草斜纹夜蛾的捕食功能,结果表明,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结构未随药剂变化发生明显改变,但其对猎物的捕食功能参数发生了明显变化。在药剂虫酰肼、虫螨腈、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和清水对照处理下,叉角厉蝽对猎物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119、1.2263、1.1635、1.1466、1.1882;捕食能力分别为98.84、98.90、53.87、86.86、92.59头;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84.75、80.65、46.30、75.76、110.02头;其中甲维盐对叉角厉蝽的影响最大,具体表现在瞬时攻击力下降了2.07%、捕食时间的延长了100%。此外,测定了不同药剂处理时在不同猎物密度条件下的叉角厉蝽日捕食量,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猎物密度条件下,对照组中的捕食量最大,甲维盐制剂处理时的叉角厉蝽捕食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上述结果可见,甲维盐对叉角厉蝽的安全性较低,对叉角厉蝽捕食较安全的药剂有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芽孢杆菌、虫酰肼、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3.叉角厉蝽与生物药剂联合防治对烟草斜纹夜蛾种群的控制作用采用生命表方法,评价了叉角厉蝽与生物制剂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联合应用,对烟草斜纹夜蛾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对照区中,斜纹夜蛾的种群趋势指数为6.208。在喷施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处理区、释放叉角厉蝽处理区和生物农药与叉角厉蝽联用处理区中,斜纹夜蛾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990、1.063和0.851。喷施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处理区、释放天敌处理区和生物农药与天敌结合处理区中斜纹夜蛾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482、0.171和0.137,相对应的控制效果分别为51.8%、82.9%和86.3%。表明叉角厉蝽的控制效果优于生物农药的控制效果,叉角厉蝽与生物药剂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联合应用对烟草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最优。
其他文献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我国广受欢迎的蔬菜作物。其经过长期品种选育,遗传背景变得越来越狭窄,缺少茄属野生资源许多抗性基因,而远缘杂交是改良茄子抗性的有效途径。前人研究表明茄子与近缘种杂交存在生殖障碍,种间杂交单果种子数量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与授粉受精生物学特性相关,目前在茄属种间杂交中关于这一现象的机制还不清楚。因此,研究种间杂交组合授粉受精过程的差异机制,有助于进一步了
茶叶是世界三大健康饮料之一。每年茶产业生产产生许多工业副产品如茶树果皮、粗老茶叶,是茶叶经济价值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变废为宝,开发利用茶副产品是科学家重要课题。茶副产品富含类黄酮和酚类,后者具有天然抗氧化属性,是很好的自由基清除剂。由于酚类如儿茶素能够防止人体抵抗由活性氧物质的产生和去除之间的不稳定性引起的氧化应激并阻碍许多慢性疾病的进展,倍受关注。EGCG是所有儿茶素中含量最高的,具有安全性高、
姜花是姜科姜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时是一种重要的芳香药用植物。姜花精油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等功效,并且其主要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萜类合成酶(TPS)是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末端关键酶,它直接决定萜类产物生成的种类和数量。本研究采用水蒸馏法对几种姜花不同成熟度器官的精油进行提取,并对精油成分及抗氧化功效进行了研究。结合精油中活性成分变化规律,筛选出了与精油合成代谢相关
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nall)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豆科害虫,给豇豆种植产业带来巨大损失。国内防治普通大蓟马主要依赖化学农药。然而,由于用药频繁,该害虫对多种农药的抗药性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农药防效下降。同时,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对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影响人类健康。因此,普通大蓟马新型绿色防控措施的研发迫在眉睫。蓟马聚集信息素对蓟马雌雄
广东大宝山矿是一座大型多金属矿山,位于粤北山区。自上世纪80年代起,大宝山地区非法民采活动日益严重。民采洗矿过程产生的含有镉、锰、铅等多种重金属严重超标的酸性矿山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横石水河,对该流域的水质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近年来,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在横石水河上游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并对河道进行了环境治理,横石水河的水质有所改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横石水河水体及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
烟稻轮作(Tobacco-rice rotation cropping)是指在同一块田块上,先种植烟草后种植水稻的一种不同农作物间相互交替耕作的轮作耕作模式。前期研究表明,烟稻轮作种植区水稻田褐飞虱种群数量要显著低于稻稻连作种植区,但烟稻轮作抑制褐飞虱田间种群增长的生态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运用室内盆栽实验验证水稻对残留在土壤中烟碱的吸收作用与规律;运用昆虫刺吸电位仪(EPG)技术研究水稻外源烟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具有繁殖能力强,发育周期短、世代交替严重的特点,给花卉、果蔬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化学防治是当前防治桔小实蝇的主要手段,但存在害虫抗药性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为此,寻找潜在的杀虫剂靶标显得尤为重要。昆虫感受器对它们的生存、求偶、定位、躲避伤害等行为有重要作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世界柑橘产业上的毁灭性病害,其病原菌分为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美洲种“Ca.L.americanus”和非洲种“Ca.L.africanus”,其中亚洲种分布最广、危害最大。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黄龙病亚洲种最主要的媒介昆虫。柚喀木虱
绿僵菌素A(Destruxin A,DA)是由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产生的一种六元环羧酸肽类次生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但是,DA作用的靶标蛋白还不清楚。在前期研究中,本课题组根据药物亲和反应靶标稳定性(Drug Affinity Responsive Target Stability,DARTS)原理,从家蚕Bm12细胞中分离鉴定出多种疑似DA结合蛋白。根据
Wolbachia是一类广泛共生于节肢动物和线虫体内的立克次体,能够通过细胞质不亲和、孤雌生殖、雄性雌性化和杀雄等多种机制调控宿主的生殖行为。作为世界上研究最为深入、应用非常广泛的害虫卵期寄生性天敌,赤眼蜂也会受到Wolbachia的感染,并进行产雌孤雌生殖。本研究选取被Wolbachia感染营产雌孤雌生殖的短管赤眼蜂为实验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盐酸四环素对短管赤眼蜂的毒性,然后以测得的亚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