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剑化龙”的神话传说是流传在南平城区的一个久远的地名传说,南平所谓“剑津”、“剑州”、“镡川”、“剑浦”之名多由此而来。一直以来,“双剑化龙”都是南平地方社会中一个非常具有符号色彩的地方性象征,除了作为地名符号存在以外,在古代它还被宣示于祠祀信仰中,在现代它则被物化为市标。本文的主旨在于探讨这一象征符号在南平社区历史中实践过程以及这种文化的实践对其本身形式和意义的影响。全文共七章: 第一章主要是回顾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有关“神话”与“历史”的讨论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叙述的是剑津传说依附流传的地域背景——南平的历史与现状的概况。 第三章着重描述我在实地与文献的田野中所获得的对传说的认识与感受。 第四章关注的“双剑化龙”传说最初被象征符号化的意义。我考察这样一个神话传说是在一个怎样的历史上下文情景中被强调并完成它的符号化过程,它为什么能够被选择成为象征符号,它所表达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我从“双剑化龙”传说的个案中发现,“双剑化龙”传说在延平的符号化,它所要表达的是对正统文化的认同,是处于区域边缘社会中的地方官府和士绅为代表的外来汉族移民族群塑造的正统文化符号。“双剑化龙”传说之所以会被象征符号化,它的文本形式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它的文本化使它由民间知识转变为一种典范的历史记忆,造成了中心族群对它的认同。 第五章分析了“双剑化龙”传说成为象征符号后的实践与意义转换过程。在这一章,我通过对象征符号的多种表现形式的实践过程的分析,考察“双剑化龙”符号在地方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如何因为不同人群实际利益的需要发生体系的重组以致符号形式和意义的变迁,并揭示出所谓正统文化象征符号的创造过程和实践过程也恰恰是它的民间化与地方化过程。 第六章讨论的是现代社会中的符号的重建与社会的变迁。我探讨“双剑化龙”作为地方传统的象征符号是如何在一个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急剧转型、在地方社会发生根本性的结构变迁的背景下被当地社会再一次选择、强调和重建出来,它在地方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由它所透露出的地方社会历史再造的意义是什么。 第七章是余论部分。符号的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