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生长到一定程度很容易侵犯门静脉,并向门静脉转移而形成门静脉癌栓(以下简称PVTT),目前临床上还缺乏针对门静脉癌栓分型所建立的肝癌分型和分期。临床上权威并且常用的肝癌分期,如UICC的TNM分期,意大利的CLIP评分系统,日本的JIS评分系统等,虽然将门脉癌栓列为了肝癌分期和分值评定的一个重要参数,但也只是针对门脉癌栓有或无的考虑,并没有进一步的分层和细化,缺乏针对门脉癌栓的不同分型做出不同分期的判断标准,无法对不同分型的门脉癌栓做出更细化的预后判断和临床指导作用。2004年,程树群教授等根据癌栓的发展程度(即侵犯不同门静脉部位),将癌栓分为Ⅰ-Ⅳ型。此分型客观反映了癌栓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预后的关系,对不同类型癌栓的病人的临床预后分析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但还缺乏大样本病例对其论证。本课题我们根据程树群等提出的门脉癌栓Ⅰ~Ⅳ型分型标准,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并手术治疗的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进行了大样本、系统性研究。对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术前检验、肿瘤性状、癌栓特征、病理特征以及术后治疗等进行了普及性调查,对其肿瘤复发时间、癌栓复发时间以及病人生存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比TNM分期、CLIP评分系统、JIS评分系统,对不同癌栓分型的患者进行了生存分析。目的这一工作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分型门脉癌栓的外科疗效,以此进一步验证门脉癌栓分型的实用性;探讨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期的细化,为门脉癌栓的预后做出更加科学和细化的预测,为肝癌伴门脉癌栓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南和参考标准,对肝癌分期标准提供更科学的分类。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入院并手术根治的406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程树群等制定的癌栓分型标准设定为Ⅰ~Ⅳ型。对所有资料进行随访,对调查结果分别以门脉癌栓分型、TNM分期、CLIP评分系统、JIS评分系统分析各组病人的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曲线。对比各系统的分层能力和预后预测能力。通过TNM分期和门脉癌栓分型的联合分析,绘制门脉癌栓患者生存曲线,找出适合门脉癌栓分型的TNM分期。结果门脉癌栓分型中Ⅰ型、Ⅱ型、Ⅲ型、Ⅳ型的一年、二年、三年生存率分别为:52.1%,31.8%和25.1%;38.2%,26.6%和17.7%;24.7%,11.4%和3.6%;18.3%,0%和0%,各型生存曲线Log-Rank P<.0001。TNM分期中Ⅱ期、Ⅲ期、Ⅳ期的一年、二年、三年生存率分别为:55.4%,37.5%和30.5%;36.4%,21.8%和12.8%;0%,0%和0%;各型生存曲线Log-Rank P<.0001.CLIP评分系统中1分、2分、3分、4分和5分的一年、二年、三年生存率分别为:61.5%,46.5%和40.7%;38.0%,20.3%和14.5%:36.7%,21.8%和13.7%;28.8%,16.4%和8.2%;0%,0%和0%,各型生存曲线Log-Rank P<.0001。JIS评分系统中1分、2分、3分和4分的一年、二年、三年生存率分别为:55.6%,36.4%和32.4%;36.0%,21.6%和13.6%;39.1%,23.0%和11.2%;0%,0%和0%,各型生存曲线Log-Rank P=0.0158。TNM分期和癌栓分型联合分析后病人的生存曲线Log-Rank P<0.0001。结论门脉癌栓的分型代表了癌栓的不同发展阶段,对比其他分期系统,对门脉癌栓的预后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和分层能力。TNM分期结合癌栓的分型,将更为客观的反映不同类型门脉癌栓病人的预后,祢补TNM分期对门脉癌栓病人分期中的不足,更好的为临床门脉癌栓的治疗以及术后抗复发治疗提供了临床参考标准和指导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