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模锻工艺优化及模具设计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kxd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密模锻是一种少无切削的塑性加工工艺。鉴于模锻件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较高的材料利用率,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均获得了广泛应用。本课题以一种异形汽车传动件作为研究对象,其结构复杂、尺寸精度要求高,模锻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充不足、模具磨损严重及表面质量差等问题。在实际模锻工艺设计中,预成形几何形状参数对终锻零件的质量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将数值模拟、多目标优化、多属性决策等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异形传动件的预成形形状参数进行了优化并针对优化结果进行了生产验证。首先,针对异形传动件的模锻成形工艺,设计了二道次成形方案与三道次成形方案。利用有限元软件Forge模拟了两种不同方案的成形过程并分析了其优劣之处。根据分析结果,认为三道次方案充型完整、模具应力及模具磨损亦更小。在确定三道次方案后,为研究预成形形状对终锻件质量的影响,选择了预成形的三个关键几何尺寸作为因素,以填充性能、模具磨损为目标设计了L16(43)的正交试验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其次,以数值模拟获得的数据作为样本集,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学习、泛化,进而建立了预测模型。在与BP神经网络的学习结果对比后,可以发现支持向量机在小样本、存在噪声的条件下依然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均在85%以上。随后根据预测模型建立显式方程作为多目标进化算法的目标函数,进而通过Matlab编制寻优程序,获得了Pareto最优解集。在非劣解集内寻找满足决策偏好的工程应用解的过程属于多属性决策范畴,本文选择采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进行决策,最终获得符合工程实际需求的最优应用解。经有限元与实际生产验证发现,与优化前的方案相比,模具磨损量降低约52.8%,充型亦较为饱满。最后,为进一步提高产品关键部位的尺寸精度及其表面质量,设计了一种背压式冷精整工艺并从理论上对其整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状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施加背压力能够使变形金属进入三向压应力状态并抑制金属的反向流动,从而避免了内腔边缘的坍塌、折叠等缺陷的产生。本课题将异形传动件的精密模锻工艺、有限元分析理论、多目标演化寻优方法相结合,达到了改进成形工艺、提高模具服役寿命、缩短设计周期的目的。研究成果为异形传动件的量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指导,并为将来此类相似锻件的模锻工艺开发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其他文献
地理问题式教学以真实问题情境为载体,以问题串联知识与思维能力,从而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具有D-π-D、D-π-A两种线性结构的双光子吸收材料在双光子吸收材料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占有很重要得地位。实验中合成了具有D-π-D结构的DPSB、DBSB、DBMB和D-π-A结构的DPAS
本文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纳米磁性颗粒,通过XRD、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系统研究了反应体系pH值、Fe2+与Fe3+摩尔比、反应物浓度对颗粒物相、粒度及磁性能的影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由全氟磺酸膜型固体聚合物为电解质,高担量Pt为电催化剂,以及多孔结构的扩散层构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运行过程中膜必须处在润湿状态下才能导电,因此需要给电池提供增湿。本文设计一种阴极面带增湿槽道的流场来实现增湿,增湿槽道中的水先到达扩散层,再经过扩散层到催化层给膜增湿。通过单电池试验数据和CFD(
氮氧化物(NOx)是引起诸多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能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严格控制NOx的排放迫在眉睫。本文采用经济环保、操作温度低、新型的氢选择性
基于微课的学(做)案四段式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因其高效的学习效果而广泛应用于我校的课堂教育中.下面以
传感器技术是现代信息产业的支柱,气体传感器作为传感器的重要分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食品工业、大气监测、汽车尾气快速实时测定、有毒气体检测、特定火
在中职课程教学中,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课程,除了要为学生传授教学大纲里的内容之外,还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从不同层面审视英语,把握英文语言的本质,增强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