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技术技能型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两种大势所趋。目前,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主要来自高等职业院校,以高考改革为契机,深化高级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专业特色,强化技术技能培养,整合产学研教育资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人才培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积极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成功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开发制定相关专业课程。在高职工科类专业中,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及课程模式开发问题日益突出。物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工科类专业的必备基础理论课之一,能够为学生专业课学习起到基础支持作用,提高学生处理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相关物理实验操作也为技术技能培养奠定了基础。然而,为了突出专业技术的培养,有些高职院校大大压缩了物理课时量,甚至取消了这门基础课,这种做法将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后续学习和职业转型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将难懂难学的物理课程渗透到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如何把握物理理论“适度、够用”的原则,如何兼顾课时与教学质量等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研究课题。本文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工科类物理教学模块化课程模式,根据不同专业特色设置不同物理学习模块,以理论“适度、够用”原则,将物理理论、实验课程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