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组织演化研究是一个前沿课题。需要跨学科的理论支撑,包括主流经济学、组织管理学、复杂系统理论、演化经济学、进化生物学等。本文试图结合相关学科理论基础对产业组织演化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 随着环境的变迁、技术的进步,以传统经济理论内核为主宰的分析框架正在越来越宽泛的现实领域内丧失说服力。如新古典理论的分析框架下,采用微观还原论的方法,将企业作为产业的基本单位,产业组织研究的出发点是在设定了种种假设下的企业个体的市场行为,缺乏系统论的思想。本文试图在整合借鉴相关学科成果的基础上,引入一个关于产业系统动态的新型解释。从复杂性理论出发,将产业经济系统纳入到复杂系统这一大的包容性的综合概念框架之内,将产业视为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企业群体组成的经济系统,指出产业动态现象能在宏观层次上加以描述,但却不在宏观层次上得到解释。产业动态是一个由不同的产业主体在微观层次上进行交互作用的结果,它实际上是一个微观机制作用的宏观现象涌现。 因此,产业动态的基础是对其核心微观主体——产业组织的演化过程进行考察,研究其演化的机制、途径以及环境变化下产业组织演化的新的特征等。研究的逻辑特征是通过将在产业系统动态变化过程中显现的明确宏观特征向下分解,着重挖掘出相对稳定的宏观特征背后的微观机制和运行机理,并强调从微观个体层次向系统层次演化的动态特征,是由微观产业组织在内生和外在因素制约下的系统动态过程。它具有复杂系统演化的共同特征,如“路径依赖”、收益递增、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等。因此,着重探讨产业动态的微观运行机制和宏观特性的涌现,是本文分析的核心,目的是希望能构造一个描述产业系统动态和产业组织演化过程的运行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文章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在对传统微观还原论提出质疑的基础上,导出产业动态研究的新的分析框架。并阐明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以及提出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主要就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的有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包括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以及进行演化研究的复杂系统理论、演化经济学和进化生物学等理论支持进行了概述。 第三章就已有的具有微观运行机制并能用来解释宏观产业现象的产业演化模型进行了比较。模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所谓的Schumpeter(熊彼特)式的,另一类借助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通过对这些模型的考察和评价,探讨这些模型中蕴涵的演化内在机理,认识诸如多样性、创新、学习等演化作用机制在模型中的体现,以及模型的优缺点。这些都有助于下面章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四——八章是论文的核心。主要论述产业组织演化的前提、机制和环境。 第四章指出,系统多样性是产业组织演化的系统理论前提。借助于复杂系统理论的成果,提出系统演化的特性在于新奇性和创造性,探讨了多样性必要原理、过度多样性原理,提出了系统多样性使得系统自组织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动态过程,并且为系统自组织提供条件。由系统多样性引出对产业组织网络的探讨。产业组织网络是多样性递增的组织形式。在系统多样性与产业组织网络一节中,探讨了产业组织网络形成、演化和多样性生成机制;产业组织网络演化中有序结构生成的动态复杂性和自组织协同性。并进一步用用企业理论的知识维度来解释产业组织网络生成的必要性。 第五章构建产业组织网络形成与演化的数理模型,进一步阐述微观多样性、个体异质性是产业组织网络形成、维持和演化的必要条件。分别侧重于网络演化的企业层面和系统层面这两个分析层面对产业组织网络演化模型进行分析。对微观企业层面的分析侧重于不同企业间组网(连接)的动机、触发条件等,着重探讨构建一个新的网络节点和连接的收益和成本,并进行权衡,从而生成相应的节点或对特定节点进行删除。系统层面则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产业组织的网络结构随时间变化的宏观演化趋势。所构建的模型能进一步说明多样性、异质性以及系统的开放性对维持网络演化的重要性。否则,技术演化的趋同和维持网络所需的成本将使网络趋于瓦解。基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