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黄河故道地区“砀山酥梨”、“黄冠梨”、“马蹄黄”等品种上,发生了一种严重的病害,具体表现在梨成熟前先是果实、叶片表面出现一至多个黑点,3~5 d后病果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状或凹陷状病斑,蔓延很快,难以控制,当地俗称“黑点病”。这种病害不仅造成采前果实腐烂,还引起树体大量落叶。2008年,安徽省砀山县梨园炭疽病暴发,部分发病严重的梨园,采前病果率为100%,烂果率高达70%以上,当地梨经济损失惨重。为了明确近年来严重为害砀山梨的致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常用杀菌剂对致病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作者对砀山地区不同梨园病害发生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统计不同树龄、不同种植密度梨园病害的发生情况,并采集了6组标样;对这6种不同病斑症状类型的果实、叶片样本分别进行发病组织培养、单孢分离纯化,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进行初步鉴定;采用CTAB法提取病原菌基因组DNA,以之为模板,利用真菌rDNA-ITS克隆通用引物ITS1和ITS4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测序,利用NCBI在线Blast工具进行致病菌rDNA-ITS同源性比较,应用BioEdit程序进行序列分析,并用MEGA 3.1软件按照UPGMA法构建系统聚类树。选用24种常用杀菌剂分别对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进行处理,观测其化学抑制效果。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田间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种植密度的梨树发病情况不一,栽培密度为2 m×4 m梨树发病最重,病果率达到40.42%;5 m×6 m发病较重,病果率为31.24%;8 m×8 m发病较轻,病果率为11.07%。2、病原形态与致病性研究:本试验从不同症状类型病斑上分离出了6个纯化菌株,通过病原菌形态学鉴定,这6个病原菌菌株形态特征相同,且与已报道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p.)形态特征相似;用上述纯培养菌株接种于健康果实和叶片上,又引起与田间原标本相同的病害症状。3、病原分子鉴定:通过病原菌rDNA-ITS克隆测序、BLASTn比对分析,6个菌株为同一致病菌,且该致病菌与台湾枣(Taiwan jujube)炭疽菌株(Colletotrichum sp. EXMQ-1;登录号FJ233185)、日本超市水果(Japanese fruit)炭疽菌株(Glomerella cingulata;登录号AB219012)和凤梨草莓(Fragaria ananassa)炭疽菌株(C. gloeosporioides;登录号EU200455)的rDNA-ITS序列一致。4、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戊唑醇430 g/L悬浮剂等8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100%;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8种药剂处理,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率为0。试验结果表明危害砀山梨的炭疽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的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其有性阶段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cingulata)。不同的化学药剂处理,对梨炭疽病菌(C. gloeosporioides)菌丝和分生孢子的抑制效果存在着显著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