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素有人类生存基石之称,其健康决定了人类绝大部分食品来源的安全。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染问题逐渐从隐形环境问题转变成为显性环境问题。本文以我国报纸土壤污染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的土壤污染报道(共746篇),分析其土壤污染报道的报道形式、内容等特点,分析土壤污染报道中的各个主体的话语特点,总结土壤污染报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我国土壤污染在纸媒中整体呈现出不均衡性特点。从报道数量来看,纸媒对土壤污染的报道总量偏少,且热点事件对报道数量的波动影响大。同时,不同经济地区间、不同媒体级别、不同性质的媒体对土壤污染议题关注热度不一。具体表现为省级媒体关注土壤污染议题热度最高,党报性质媒体报道频率高于都市化报纸。不均衡性还体现为报道主题虽然多元,但各主题的报道数量分布不均衡。此外,我国报纸媒体对土壤污染的报道以消息体裁为主,其消息来源主要依赖官方渠道。我国报纸土壤污染报道的特点表现为土壤污染议题的受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利用热点事件进行话题保鲜,多层次挖掘新闻丰富层次,内容兼具科学性和可读性,灵活运用数字提高文章的准确度。在报纸土壤污染报道中,政府、专家、企业、NGO以及公众各方的话语权并不平等,其中政府主体占据议题的主要话语权,专家学者积极介于议题报道,企业主体则表现为回避突发土壤污染事件。相较于前三者的强势话语权地位,环保NGO和公众的话语权较为弱势。纸媒的土壤污染报道存在零星式、片段式报道数量过多,专题式报道数量不足;议题中各方利益地位话语权不平衡,公众话语权较弱;批评性报道数量少,媒介预警功能仍待提高等问题。纸媒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提升和改进,即采用专题式报道方式,提升议题报道深度,同时与环保NGO合作拓宽信源渠道,以科学性为准绳,提升媒介的媒介预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