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的性质和基础—卢梭《政治经济学》解读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写作的目的在于解读卢梭的《政治经济学》。具体而言,本文以古希腊时期的“家政”到近代“政治经济学”的诞生为背景,以《政治经济学》为文本根据,以平等为切入点,集中阐述卢梭关于政府的性质和基础的问题。第一部分,从“家政”到“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为卢梭的政府理论提供了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伴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使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壮大。资产阶级不仅开始反抗世俗君主的压迫,并积极地谋求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于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成为资产阶级的理论武器。第二部分,以平等为切入点,卢梭通过区分“国家”和“家庭”两个概念,指出英国保皇派罗伯特·菲尔默(Robert Filmer)的父权生君权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人们通过与自己签约,成为国家和国家权力的“所有者”。国家基于人民“天然平等的约定”而成立。政府是居于国家和人民之下的,是国家意志或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因此从性质上讲,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第三部分,介绍了政府存续的基础——公意、法律和美德。首先,遵循公意是首要的基础。人民是主权者,人民的声音对于政府来说就是上帝的声音。而公意从全体出发,以公共福祉为依归,永远是正确的、至高无上的。这样卢梭巧妙的将自由和对国家(或政府)权威的服从结合在一起,摧毁了“君主主权”论的理论基础,阐明了“人民主权”理论。其次,以遵循公意为政府首要的基础,卢梭提出了政府的第二个基础——法律。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公意需要表达出来,而法律是人民表达意志的载体和公意的表现形式。第二,法律以公意为基础,可以协调成员自由和政府权威之间的冲突。最后,公民美德是政府存续的第三个基础,也是在政治体中公意和法律两个道德基础得到落实的保障。因为要得到真正的公意,并防止一些人披着法律的外衣破坏法律,就要使每个人都关心公意,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法律。第四部分,政府行使征税权要求在不侵犯私人财产的前提下助益于人民利益的实现。在征税和财政管理中必须遵循两个条件:一是符合公意和法律;二是让拥有良好美德的公民担任财政官。可见,卢梭对税收制度的设计完全印证了对政府的性质和道德基础的论断。卢梭关于政府性质和基础的理念影响是深远的,他吸纳了启蒙运动中平等、自由、民主等理念,开创性地指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要以公意、法律和美德为基础。这种理念对欧洲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现代民主政治的经验传承也有宝贵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分析了医院信息系统可能存在的故障,以及应对故障应采取的应急预案;通过医院一次服务器宕机,造成信息系统停止运行的案例,详述了医院所采取的应急预案。
在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通过创业活动解决环境问题并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呢?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结合注意力基础观,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从认知视角出发,引入可持续创业导向这一中介变量,打开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绩效产生影响的“黑盒子”。可持续创业导向是战略的环保倾向,反应公司从事可持续创业活动的意愿或者强度,重点描述企业为了利用市场失灵状态下出现的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经济机会
医院信息系统(HIS)是建设现代化医院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本文作者结合医院HIS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分析了信息系统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各种问题及解决对策的建议。
因果关系是各国侵权行为法上认定行为人法律责任的根本条件。各国特别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因果关系的研究均有成熟的理论与深刻的认识。而我国在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建立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
当今世界难民危机、贫富差距、气候变暖等问题给全球治理带来了极大挑战,也成为近年来相关学者关注的核心内容,戴维·米勒的全球正义理论就是对这些问题的一种回应。由于在市
本文以马基雅维利的《李维史论》为研究对象,以马基雅维利在《李维史论》中提供的共和之道为线索展开论述。在研究方法上以文本分析为根本方法,旨在通过深入而细致的文本解读
伴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崛起,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经济和社会政治领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中国的法律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经常被政府部门干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
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的全部著作中,《政府论》作为其代表作无疑占据了最为重要的地位,这篇著作的上下两部分相辅相成,逻辑联系紧密,共同展现了洛克在法律、政治等方面的思想成果
当下,人权在中国如朝阳般蓬勃发展。人权的理念也逐渐的深入人心。前人的努力和付出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罗隆基便是众多奠基者之一。作为民国时期人权派的主力,他的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