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河南新文学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中原的河南在传统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版图上是积淀深厚的重镇。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国门被迫打开,在欧风美雨的浸润下,河南也踏上了现代化的征程。但是受到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近代河南与中国的现代性发展存在着距离,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因此,在某种层面上,河南与中国的现代性节奏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时间差”,这使得河南在“求新”的现代化浪潮中还交织着“复古”的农业文明气息,这一复杂的现象在河南作家笔下有着多重表达,具体表现为:在追求文学现代性的同时也打上了鲜明的中原文化烙印,从而呈现出与“文学现代性”主流相背离的“反启蒙、反理性”特征。而对这一特殊文学现象的解读及对其背后成因的分析,可以使人们注意到深受中原文化浸润的河南新文学的独特面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河南文学“外省”的境地。论文选择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河南新文学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因为这段文学上承新文化运动的激荡浪潮,下启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建国初期文学,具有相对平静、岑寂的时代特征,有利于论者从更深层次进行观察与分析。正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章首先以翔实的史料论证河南新文学的发生过程,然后概述河南新文学的主题与艺术特征,从对苦难的书写、对中原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文化的反思、以及圆形人物形象与民族语言等方面展开论述。第二章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解读在中原传统文化浸润下河南新文学的审美现代性追求。相较于当时处于文学主流地位的理性现代性追求,河南新文学的其独特之处主要首先体现在反理性、反启蒙主义的倾向,在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河南作家使用福柯理论话语意义上的“权力关系”解构了新青年的形象,最终否定了启蒙理性;其次,从生存论视野的关照下,河南作家描写了人的孤独与空虚、人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具有新写实主义倾向的对“家乡”丑陋人事的绝望。第三章对河南新文学在现代性追求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从内外诸因素反思河南新文学在文学史上的“无名”境遇,涉及地方应对现代性之消极态度、飘零帝都的历史记忆所造就的河南作家“中国弃儿”意识、特殊的历史文化境遇、“跨元批评”的误区等几个方面。
其他文献
<正>《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起始课。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和角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和分类,认识垂线、平行线的必备
<正>痴笑发作是以突发情感变化为特征的、以发笑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癫痫,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正式命名,并将其归类在局灶性发作中。1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性1例,女性4
吡咯化合物是一类很重要的化合物,多吡咯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血红蛋白、维生素B12及胆色素等吡咯衍生物在动植物生理和生命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吡咯希夫碱
“阳光大课间”不仅仅是体育学科促使学生健体强身的用武之地,同时也为发挥其他学科优势以健体、启智,明德搭建了活动平台。开展其他学科“阳光大课闾”活动,其基本策略是根据各
为提高深度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在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应聚焦理解与写作,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设置争议,激发学生主动表达的动力;联动文本,深化学生对艺术风格的理解;开展生
针对雅永公路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特征及沙害特点, 总结雅永公路防沙治沙的成功经验, 阐述沙漠干旱地区采取工程治沙与植物固沙是防治公路沙害的根本措施, 能收到良好的防
耐磨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而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由于材料磨损引起的能源和材料消耗增加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惊人。近年来,对材料磨损和
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三大核心财务决策之一。作为上市公司披露的重要信息,股票股利被视为公司经营业绩的直接体现和真实价值的外在表现。但是,长期以来,中国上市公司"重送
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目前在单结器件中的功率转换效率已突破15%。形貌调控作为有机太阳电池技术中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聚焦于有机共轭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讨论了不同外界条件下对有机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分离结构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UV-vis、GIWAXS和AFM等表征手段,分别讨论了共轭聚合物P3HT、PTB7、PBDB-T和
节事以独特的角色促进区域文化生态的动态平衡,对整合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以及建设区域文化生态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开渔节"作为区域文化生态建设的典型个案,传承了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