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农业连年丰收,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增多,然而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对于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减轻环境压力、缓解资源约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提出了秸秆综合利用的任务、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在各地区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秸秆综合利用得到了较迅速的发展。为了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必要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约有一半多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钙、硫、镁等多种养分,也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可用作肥料、饲料、燃料及工业生产的原料等。搞好秸秆综合利用,既可缓解农村肥料、饲料、能源和工业原料的紧张状况,又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反之,农作物秸秆不实现综合利用,也可成变成社会负担。特别是现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郊区和粮食主产区,农民对秸秆作为传统生活燃料的需求减少,加之秸秆的分布零散、体积大、收集运输成本高、利用的经济性差和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导致剩余秸秆难处理。为了赶农时、图方便,农民采取了在田间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造成了大气污染、土壤矿化、火灾和引发交通事故等大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成为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荆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常年秸秆产量约550万吨。据测算,2011年荆州市农作物秸秆理论量为648万吨,占全省的18.60%,占全国的0.90%。同时调查显示,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滞后、产业化落后、资源化利用率低,田间焚烧量占80%以上。因此本文通过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综合利用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建立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秸秆综合利用方案可达性指标体系用于分析解决秸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根据分析结果找出适合荆州市的最佳秸秆综合利用方案,实现地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本文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文从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到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荆州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综合利用的效益进行分析,提出荆州市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框架以及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阐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秸秆的相关概念、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秸秆综合利用研究现状三个方面。第三部分通过对荆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性分析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找出了荆州市农作物秸秆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秸秆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秸秆综合利用科技化、产业化水平较低;秸秆的综合利用开发不够,缺乏配套设施。第四部分是荆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益分析,从荆州市秸秆能源利用技术、秸秆工业原料和材料利用、秸秆饲料加工发展畜牧业、秸秆食用菌利用、秸秆还田技术利用五个方面进行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益分析。第五部分针对荆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具体途径。主要对策有:政府要重视,措施要到位;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创新利用形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具体途径是:一要以生物技术和机械化促进秸秆资源的肥料化,提高耕地能力;二要以材料工业发展推进秸秆资源的原料化,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整体效益;三要以生物质转化引导秸秆资源能源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四要以技术创新推进秸秆资源的饲料化,发展草食性集约化畜牧养殖业;五要以加强秸秆存储技术应用力度为保障,确保资源的回收利用;六要以推广食用菌技术实现秸秆资源基料化,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