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域理论评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英译本及对策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越来越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2013年中国出台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因此该文本的英译显得愈来愈重要。法律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语域特征。本文试图将语域理论研究应用到法律文本翻译实践中,用实例来阐释语域理论对法律文本英译的指导作用。本文首先探讨了法律文本英译在词汇(包括法律术语、外来词、古语词和常用词汇转化为的专业词汇)和句法(包括陈述句、平行句式、动词名词化结构和情态动词)层面上的特征,然后,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将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从语场、语旨、语式三个层面,尝试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英译本中的可取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更好地实现语域对等。目前国内对该英译本的研究并不多见。基于上述对法律英语英译特征的分析,并参考三本法律英语界权威字典,即《英汉双向法律字典》,《现代法律惯用语词典》和《韦氏法律字典》,本研究指出,法律文本英译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法律英译中,语场对等主要是通过词汇选择来实现的,要遵循正式、准确、简洁的原则;第二,在法律英译中,语旨对等主要是通过情态动词的恰当使用来实现的;第三,在法律英译中,语式对等主要是通过衔接和动词名词化来实现的。总之,通过正确把握语域理论的语场、语旨、语式在翻译中的传达,力求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英译文本的准确性、规范性,避免因英译而引起旅游中的摩擦和争端。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微膨胀无机聚合物圆钢管混凝土界面上的黏结性能,本试验采用等掺法,制作了膨胀剂含量分别为0、4%、6%的3组微膨胀无机聚合物圆钢管混凝土试件,然后分别对三组试件进行了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基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在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更需要重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化转向之后的翻译研究开始关注包括译者生活背景,经历,政治信仰,社会影响等在内的很多会影响翻译结果的外在因素。译者性别也被纳入考虑范围,开始受到翻译学者
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上海轻印刷行业协会、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世博集团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七届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