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越来越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2013年中国出台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因此该文本的英译显得愈来愈重要。法律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语域特征。本文试图将语域理论研究应用到法律文本翻译实践中,用实例来阐释语域理论对法律文本英译的指导作用。本文首先探讨了法律文本英译在词汇(包括法律术语、外来词、古语词和常用词汇转化为的专业词汇)和句法(包括陈述句、平行句式、动词名词化结构和情态动词)层面上的特征,然后,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将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从语场、语旨、语式三个层面,尝试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英译本中的可取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更好地实现语域对等。目前国内对该英译本的研究并不多见。基于上述对法律英语英译特征的分析,并参考三本法律英语界权威字典,即《英汉双向法律字典》,《现代法律惯用语词典》和《韦氏法律字典》,本研究指出,法律文本英译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法律英译中,语场对等主要是通过词汇选择来实现的,要遵循正式、准确、简洁的原则;第二,在法律英译中,语旨对等主要是通过情态动词的恰当使用来实现的;第三,在法律英译中,语式对等主要是通过衔接和动词名词化来实现的。总之,通过正确把握语域理论的语场、语旨、语式在翻译中的传达,力求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英译文本的准确性、规范性,避免因英译而引起旅游中的摩擦和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