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垫机制下中国维护海洋权益政策分析——以中国海监为例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and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漠、沉默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对待海洋的主要态度,因此,海洋也从未被纳入我国历代朝廷(政府机构)的战略层面,其对中华民族的社会价值基本限于“渔盐之利,舟楫之便”。   随着世界工业革命、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等历史推进,特别是当人类文明快速步入21世纪之后,海洋天生所具有的空间、资源、能源、安全、交通等自然属性所带来的社会价值逐渐成为世界多国尤其是世界沿海强国纷纷开发、争夺的对象,世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海洋热潮”。事关海洋社会价值归属的海洋权益_—能否取得,也不可避免的成为这“热潮”中的“沸点”。   海洋权益问题事关国家核心战略利益早已成为世界的共识。在这世界性的“海洋热潮”之中,因为二战遗留问题、西方某些大国奉行的强权政策、全球性经济危机等因素,自古以来为我国所固有的海洋权益成为周边国家纷纷抢夺、域外第三方强国积极插手的“热点问题”,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面对的“核心战略利益问题”。   针对黄渤海、东海中日争端、六国七方参与的“南海死局”等海洋权益问题,目前国内研究大多集中在建设航母、组建海岸警卫队、加强国际法研究、通过外交谈判四个方面,关注的主要是局部海区的海洋权益研究,对“海权”、“海洋权益”两个概念没有—个详细的比较分析,没有一份对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海洋权益政策的梳理分析,也没有一份涉及全国综合海洋权益政策的论述。   本论文共分三章,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立足公共管理主体——政府职能,以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为依据,遵循我国现在奉行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构建和谐海洋”的基本原则,在军事上打不得、外交上谈不拢两难困境下,尝试寻找一条介于军事与管理之间的中间中线——碰垫机制。   第一章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要依据,归纳出海洋权益的内涵,在与海权内涵进行比较,综合分析海洋权益具有的历史优先推理出碰垫机制是符合国内国际形势的维护海洋权益的最佳方式。   第二章根据海洋权益的内涵归纳出我国的海洋权益内容,对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实践活动进行分类,第一次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维护海洋权益政策进行梳理归纳,分为起步、奠基、发展三阶段,并总结了当前世界多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为本文重点,具体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面临的“八不难题”,指出碰垫机制是目前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最佳选择。碰垫机制即缓冲机制,主要包括增强国民海洋意识营造沟通理解的国际国内环境(软实力建设)、推行准军事化的海洋维权行政执法模式(硬实力建设)两个部分。在分析“合并五龙”—组建中国海岸警卫队不可行的基础上,指出确定中国海监为五大涉海部门中执行碰垫机制的核心部门,以结束群龙无首的局面,有效落实碰垫机制。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而过快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也凸显出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如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城市户籍人口和转入人口之间社会福利、社会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肥料中10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丙酮超声提取,DB-5MS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结果 10种化合物浓度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上升阶段,无论是所处的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环境都复杂多变,所面临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其中,基层政府也发
2007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并于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开始施行。《禁毒法》的颁布施行,更加明确了把戒毒工作纳入到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发表评论、参政议政的重要载体,这极大地拓宽了人民群众发表心声的渠道,对于推进我国民主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互联网
2022首钢西十冬奥广场位于首钢旧厂址西北角,总建筑规模约87,000万m2,主要为办公、会议、展示及配套.谨慎保留原有建筑结构,造型忠实呈现出了“保留”和“加建”的不同状态,
期刊
广东是个用工大省,最高峰时农民工达到4500多万,而广东目前18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的闲置青壮年劳动力大约有1000多万,如何加强本省如此庞大数量的闲置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诸多产业受到冲击,纺织产业作为占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除此之外,纺织产业还受到原材料成本、辅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
食品作为特殊的商品,不仅关系着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以及社会的稳定。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食品供给问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