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应用俨然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日趋丰富和深入,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已成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关键问题,并相继引发了究竟应该“怎样融合”、“如何深度融合”的具体问题。基于我国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总结探索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为此,本研究将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出发,结合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图形与几何”知识模块,通过教育实验研究来分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机融合问题。教学实践的推行成功离不开先进教育理念和信息化创新教学方法。因此,研究一方面梳理分析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的相关理论,从个性化学习理论、翻转课堂理论和PBL问题解决教学理论等重新定义和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融合的内涵。研究发现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不是要用信息技术去替代以前所有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帮助传统教学解决难以克服的能力培养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更好地理解与思考,最终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在一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融合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模块的教学内容大胆尝试了教学实验研究。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采用信息技术能够促使教师教学绩效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强。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程关键是要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方式或新思维工具,让其在课程实施中扮演认知工具,发挥出卓越的教学支持服务功能,促使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增加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基于活动、问题情境和协作探究的教学实践才是信息技术融入一线中小学学科教学的关键核心点。总之,由于人们教育观念和对信息技术认识的差异性,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有机融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价值,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