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被人们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传统大众传媒之后的“第四媒介”,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形成和传播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网络舆论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亟需有效的引导和适当的控制。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网络舆论引导与控制的方法和策略。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网络舆论概论,研究了网络舆论的界定、形成及特点。本章分析了学界有代表性的舆论和网络舆论的概念,认为网络舆论是在互联网上值得关注的相当数量的人对某一特定议题或事件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如新闻回复、论坛等)所表示出的个人意见、观点、认识和态度的集合。认为网络舆论主要由网络中的媒体言论与论坛及新闻跟帖共同反映与形成,他们可以迅速而集中地反映意见、展现民意。最后对网络舆论的特点进行了研究与概括,把网络舆论的特点主要归纳为四个方面: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自发舆论多于自觉舆论;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和冲突性;难控制性。其中的难控制性是最突出的一个特点。第二章是网络舆论引导与控制的必要性。本章节主要研究了决定网络舆论引导与控制必要性的几个因素,如:网络舆论的特点;网络受众的构成;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等。其中对网络舆论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地阐述,指出了现在网络舆论中主要存在着网络负向舆论的影响增大,如网络流言;情绪化、谩骂型的舆论蔓延网络;“网络暴民”的出现等几个不容忽视的网络舆论问题。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网络舆论引导与控制的方法和策略。在引导方面,文章分别从九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引导的具体策略:第一,切实做好网络新闻报道工作。网络媒体要加强网络把关,当好网络把关人,增强网络新闻的信誉度,即坚持新闻真实性,过滤不良、虚假的新闻信息。同时要对新闻信息内容精心优选,寓舆论引导于新闻信息的传播和服务之中。第二,加强主流新闻网站建设,用主流的声音来影响引导舆论。第三,全力做好电子论坛的舆论引导,用权威可信的声音占领论坛。第四,积极与传统新闻媒体互动,对网络舆论实行立体化引导。第五,做好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论的引导。第六,积极研究网民的心理特征,获得网民支持,加强引导技巧。首先要了解民情、获得网民支持;其次应研究网民心理特征,强化引导艺术。第七,做好网上调查。第八,政府部门要做好政务公开,使得信息流畅,促进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第九,加强网络舆论的道德规范。首先应提倡平等、宽容的网络道德,这要求必须倡导自主自律的网络道德,倡导互惠互利的网络道德,倡导相互尊重的网络道德。其次,强化网络媒体的道德自律,积极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网民的道德水平。最后,要积极加强网络人才的培养,提高网络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控制方面,文章从七个方面论述了网络舆论的控制方法。第一,互联网的技术控制。目前过滤互联网中违法与有害信息的最全面、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是采用“互联网内容选择平台(PICS-PIatformfor Internet Content Selection)”和“中性标签(netutral labeling)”系统。第二,加强对网站的社会调控。我国对网络新闻媒体的调控,既有法律的,又有行政的,更主要的是通过中共中央和宣传部通过的一系列文件、决议和决定以及领导人的讲话和指示来对新闻传媒实施政党统一调控。第三,对网络环境的法律监管。我国网络监管法规从层次上分,可以分为基本立法、部门立法和地方立法。第四,社会道德、网络伦理道德的约束。在现阶段,法律和技术对网络传播的监控毕竟是有限的,因此道德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是符合当前实际的。第五,借鉴国外网络舆论传播的先进管理方法。第六,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一是要继续推进加快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步伐,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二要尽快建立行业信用体系;三要建立和完善互联网知识产权体系;四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五要大力推动网络文明秩序的建设。第七,努力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使网络媒体实现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使网络舆论走向健康、真实、有序,真正显示出它的积极作用,成为构建和谐网络社会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