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治未病的思想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价值在于倡导人们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这里的“治”是管理、治理的意思,治未病,就是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现今,“未病”和“已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通过现代医学的诊断手段,会检查出很多所谓“未病”人的“已病”现状。治未病是把人的体质作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别,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措施。这就警示我们一定要树立治未病的思想,及时调理偏颇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状态。要开展切实有效的社区健康管理工作,就需要对目前社区人群对于中医治未病的认知、态度和需求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并根据调查了解社区人群易于接受的中医治未病的服务形式,为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提供依据,从而更好的为社区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目的]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人群的横断面调查,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人群对中医治未病服务的认识和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愿意接受中医治未病服务的社区人群对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模式的需求,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提供适宜社区居民的中医治未病服务提供基础信息,为上海市中医预防保健体系建设工作提供策略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为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采取面访方式对上海市长宁区2011年11月-2012年4月前往虹桥、新泾两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488例对象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接受过中医治未病服务的对象339例、未接受过中医治未病服务的对象149例。体质识别采用炎黄东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KY3H中医体质识别软件对调查对象进行体质识别。使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录入采取双遍平行录入。使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使用频数、均数、百分数等描述资料的基本情况,使用卡方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社区人群认知、态度的因素,了解社区人群对中医治未病服务的需求现状,并对社区人群易于接受的中医治未病的服务模式进行初步研究和探索。[结果]1、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和需求在接受问卷调查的337名对象中,有79.8%的居民选择相信中医;不同家庭月收入组对中医相信与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家庭月收入<2000、2000~、4000~、6000~、>10000对中医详细的比例分别为65.9%、66.2%、78.3%、79.4%和100%。Pearson卡方和趋势卡方P值均<0.001。由此可见,随着家庭月收入的上升,中医的相信率呈逐级上升趋势;受访者在相信中医理由的选项中,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1)文化因素,包括“中医是中国医学的瑰宝”、“中医是经验的积累”;(2)疗效因素,包括“周围有人用中医治好了病(或病情好转)”、“中医对你自己的疾病有疗效”;(3)宣传因素,包括“周围人都说中医有效果”、“媒体广为宣传”;(4)价格因素,包括“中医比西医价格便宜”。调查发现:不同家庭月收入的人群在文化因素、宣传因素和费用因素的选择上,月收入少于2000的人群文化选择率为65.9%,随着月收入的增高选择率逐渐上升,家庭月收入大于10000的人群选择率则达到100%,各家庭月收入组Pearson卡方及趋势卡方P值均<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宣传因素上则截然相反,家庭月收入小于2000元选择率为75.0%,大于10000元的人群则低至28.6%,各家庭月收入组Pearson卡方及趋势卡方P值均<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相信中医的人群在文化因素,疗效因素的选择率上均高于不相信或不完全相信中医的人群,但是在宣传的选择率上则相对较低。在338位有效应答中,自称了解自身体质的169名,占50.0%,不了解的169人,占50.0%;相信中医者对自身体质的自述了解率为54.5%,高于不相信中医者33.8%;参加过治未病健康教育者了解率为70.9%,高于未参加健康教育者(42.1%);在选择对自身体质了解的169名受访者之中,自述体质与辨识体质符合者有125人,占74.0%,不符合的44人,占26.0%;参加过治未病健康教育者体质符合度为76.98%,高于未参加健康教育者58.33%;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对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的需求:社区人群中不同的性别组对于中医治未病服务项目的选择较为一致,药膳(男性:57.4%;女性62.1%)、中药(男性:48.1%;女性61.7%)和足浴(男性:40.1%;女性48.9%)三个项目依次列于前三位,男性组拔罐(36.8%)、推拿(36.4%)和保健操(34.6%)列于第四-六位的选择,女性组列于第四-六位的选择分别是推拿(39.7%)、保健操(37.9%)和拔罐(36.8%),这与以上六项治未病服务形式的易操作性和社区人群认为的安全性有较大关系;对于青年组而言药膳(63.5%)、中药(58.1%)和推拿(55.4%)则列于前三位,拔罐(54.1%)、足浴(50.0%)和穴位敷贴(36.5%)则分列第四-六位;对于中、老年组而言药膳(中年组:59.6%;老年组56.2%)、中药(中年组:53.3%;老年组54.8%)和足浴(中年组:45.9%;老年组37.0%)分别列于前三位,保健操(中年组:42.6%;老年组34.2%)、推拿(中年组:33.3%;老年组32.9%)则分列第四、五位;由此可见药膳和中药仍然是社区人群接受中医治未病服务的最佳选择。[结论](1)中医服务在社区中有一定的接受度:社区中利用中医治未病服务的人群对中医、中医治未病的认知度较高,超过70%的调查对象相信中医。(2)社区人群接受和相信中医的理由因人群而异:分析发现,随着家庭月收入的上升,中医的相信率呈逐级上升趋势。高收入家庭接受中医的理由主要是文化因素的作用,而低收入群体则更加关注治疗效果,更容易受宣传效用的影响。(3)相信中医及参与治未病健康教育的人群对治未病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对自我体质的正确认知和辨识均高于不相信中医或未参加健康教育的人群。(4)社区人群对自身体质的了解程度与实际辨识间仍存在差别:社区人群对自身体质了解程度较低:调查对象中,仅有46.2%的对象自称了解各自的体质,但是这部分对象中仅有2(3自我评价的体质和系统评价的体质接近。(5)在中医治未病服务的多种形式中药膳和中药是社区人群普遍接受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