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心衰反复住院组与非反复住院组间有关基本资料、生活方式、合并疾病、用药依从性、心功能、心衰指标、中医证型的差异性比较;2.以心衰急性发作反复入院风险预测为结局事件,通过单因素分析鉴别危险因素;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方程并计算相关危险系数;4.利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精准性。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在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系统中筛选2018年全年因急性心衰发作住院患者的有关资料,评价指标包括:临床特征、嗜好、饮食、合并症、依从性、心功能评价、心衰指标、中医证素分型等。将所有变量进行分类转化,运用χ2检验进行心衰反复住院与非反复住院组间相关指标差异性比较。其有意义结果进一步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OR及95%CI。最后,将纳入的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通过C-index、校正图、bootstrap内部验证的方式检验模型的可行度。结果:1.共收集符合标准病例280例,反复住院组144例,非反复住院组136例。其中,两组资料间差异性比较,具有临床意义的共9项。具体包括:年龄组(χ2=12.463,P=0.002)、肺部感染(χ2=7.381,P=0.007)、用药依从性(χ2=22.026,P=0.000)、心功能分级(χ 2=29.664,P=0.000)、LVEF(χ 2=26.155,P=0.000)、气虚(χ 2=8.296,P=0.004)、阳虚(χ2=5.411,P=0.020)、痰浊(χ 2=8.420,P=0.004)、血瘀(χ 2=6.751,P=0.009)。2.单因素分析显示,9项筛选指标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均对结局事件(反复住院)无保护作用。其中,用药依从性的OR值最大,为4.291,即用药依从性较差患者发生反复住院的风险比用药依从性较好患者高出3.291倍。其余指标的OR值依次为:年龄(1.776)、肺部感染(1.975)、心功能分级(2.372)、LVEF(2.238)、气虚(2.100)、阳虚(2.182)、痰浊(2.019)、血瘀(1.917)。3.将9项指标进一步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最终发现所有项目均为独立危险因素,回归方程:Ln[p/(1-p)]=-4.509+0.617X年龄+0.919X 肺部感染+1.447X用药依从性+0.976X心功能+0.712XLVEF+1.030X 气虚+0.970X 阳虚+0.952X 痰浊+0.770X 血瘀。其中,年龄组(<50岁、50-75岁、>75岁)每升高1个等级,发生反复住院风险增加0.853倍(OR=1.853,95%CI=[1.239,2.773]);肺部感染发生反复住院风险是非肺部感染的2.506倍(0OR=2.506,95%CI=[1.351,4.648]);用药依从性较差发生反复住院风险是较好的 4.249 倍(OR=4.249,95%CI=[1.935,9.332]);心功能(Ⅱ-Ⅳ)升高1级,反复住院风险将增加 1.653 倍(OR=2.653,95%CI=[1.796,3.919]);LVEF(>50%、40-50%、<40%)每降低1级,心衰患者发生反复住院的风险将增加1.038倍(OR=2.038,95%CI=[1.390,2.988])。中医证型中,气虚、阳虚、痰浊、血瘀发生反复住院的风险比依次是2.801、2.638、2.592、2.160。4.依据R软件功能勾画出列线图模型,C-index=0.852,表明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同时,校正图中实际数据线与理想数据虚线基本重合,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高。最终,内部验证结果显示C-index为0.823,与模型原本指数非常相近,即模型稳定性较好。结论:1.急性心衰反复住院的西医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有5个,分别为年龄、肺部感染、用药依从性、心功能分级、LVEF。中医证候独立危险因素有4个,分别为气虚、阳虚、痰浊、血瘀。2.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病证结合列线图模型,对急性心衰发作反复入院具有较好的预判性,便于临床医师及早识别危重患者,把控患者预后,更好进行医患交流。